
肾小球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患者需要多多关注
肾小球疾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病和肾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1、蛋白尿:经肾小球滤过的95%以上的蛋白质被近曲小管重吸收,故正常人终尿中蛋白含量极低(<150mg/d),其中约一半蛋白成分来自远曲小管和髓祥升支分泌的Tamm-Horsfall蛋白及其他尿道组织蛋白,另一半蛋白成分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B2微球蛋白和多种酶等血浆蛋白。但肾小球滤过膜的分子屏障和(或)电荷屏障受损时,可引起蛋白尿,当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d,或尿蛋白/肌酐>200mg/g时,或尿蛋白定性为阳性称为蛋白尿。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称为微量白蛋白尿。
2、血尿:新鲜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目>3个/HP即可诊断镜下血尿,1L尿含1ml血即呈现肉眼血尿。肾小球疾病特别是肾小球肾炎,其血尿常为无痛性、全程血尿,可呈镜下或肉眼血尿,持续性或间发性。可用以下检查帮助区别血尿来源:①新鲜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畸形红细胞血尿为肾小球源性,均一形态红细胞尿为非肾小球源性;②尿血细胞比容分布曲线。肾小球源性血尿常呈非对称性曲线,其峰值血细胞比容小于静脉峰值血细胞比容。
3、水肿:肾小球疾病时水肿可基本分为两大类:①肾病性水肿,主要由于长期、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②肾炎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导致钠水潴留。
4、高血压:肾小球疾病所致高血压病的发生机制:D钠水潴留: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钠水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引起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病;@肾素分泌增多:肾实质缺血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肾素依赖性高血压病;国肾实质损害后肾内降压物质分泌减少:肾内激肤释放酶-激肽生成减少,前列腺素E生成减少,也是肾性高血压病的原因之一。肾小球病所致高血压病多为容量依赖型,少数为肾素依赖型。
5、肾功能损害:肾病综合征患者可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部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常导致急性肾衰竭。病情控制不佳的慢性肾小球疾病常逐渐进展为慢性肾衰竭。
如果有上面这些情况出现,我们就要高度怀疑有肾小球疾病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