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松 三甲
王松 主任医师
南阳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

你该关注孩子的身高了!

1210人已读

身高的增长,有其规律性。常言道,万事都要赶早。长个子这个事儿也一样。错过了身高增长的最佳时期,想要进一步增加身高就比较困难了。


今天门诊,一位身高160cm的14岁男孩来到门诊,希望能够增加身高。细看孩子面容,一张半成熟的男人脸,额头点缀着3-4枚红色的青春痘。薄薄的嘴唇上,留着稀稀疏疏的几个胡子。这张脸已经明确地告诉你“我是男人”。进一步体检显示,阴毛、睾丸和阴茎的发育已达到成年状态。骨龄也显示,手指的骨骺线已闭合。孩子的身高不会再增加了。


其实,很多信息会提示孩子将来可能出现身材矮小。常见的提示信息包含以下几条:


第1条,父母身材偏矮。孩子的身材,70-80%取决于遗传身高。如果爸爸身高不到166cm,妈妈身高不到155cm,那么孩子发生身材偏矮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隔壁老王的孩子不在此列。


第2条,班级前三位。在幼儿园和小学读书期间,孩子的身高总是排列在班级前三位。大部分身材偏矮的成年人,在儿童时期就有所表现。


第3条,女孩在11岁之前来月经。女孩在月经来潮后,骨骺会很快关闭,身高增长的余地就不多了。


第4条,到医院检查,骨龄提前2年,或性早熟。骨龄提前2年,预示孩子将来比别人提前两年停止生长,大约会丢失5-7cm的身高。因此,骨龄提前2年往往是一个需要干预治疗的重要指标。



因此,如果家长发现以上身材偏矮的各种提示信息,就应关注孩子身高变化,警惕青春发育状态,并及时和医生进行交流。男孩在15岁以后,女孩在13岁以后,往往错过了治疗的时机。一般在6-11岁进行身高的干预或治疗,效果最好。针对身高的治疗,赶早不赶晚。晚了,就没戏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松
王松 主任医师
南阳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