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融合并发症的研究
骨科专家导读:
在脊柱外科腰椎融合“风靡一时”的年代 :腰椎融合的适应症,手术中和手术后近期、远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作者进行研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在讨论腰椎融合的并发症之前,应着重强调适应症的严格选择行,常规腰椎间盘手术的患者,几乎不需施行腰椎融合,钉棒固定、人工椎间盘植入。
2.腰椎融合术的指征是由于腰椎不稳而引起的严重机械性疼痛。
3.融合术本身的并发症还很多:潜在危险包括出血、神经根损伤、腹膜后脏器损伤。远期的直腰综合征等。
4.融合后假关节形成可由于技术失误,亦可由于患者的生物学缺陷所造成。
5.融合段与相邻的两活动节段似会加速退变,其应力显然亦会增加。
6.作者对腰椎融合者平均随访22年的结果表明,尽管其对手术结果表示满意,然而仍有疼痛者和在X线片CT上有不稳或椎管狭窄表现者,仍较一般人群中为多。
在讨论腰椎融合的并发症之前,应着重强调适应症的严格选择。行常规腰椎间盘手术的患者,几乎不需施行腰椎融合。文献中尚无支持对腰椎间盘疾患施行融合手术的前瞻性随机研究。报告表明,将行Knoat棒固定并融合的38例与仅行椎板切除末行融合的31例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总的成功率为87%,但未融合组优良率较高。在X线片上无明显不稳表现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毋须施行融合术。近期国内不加选择地施行腰椎融合术,能否缓解腰痛并不可靠,融合本身的并发症还很多。腰椎融合术的指征是由于腰椎不稳而引起的严重机械性疼痛。这种不稳在伸一屈位X线片上可清楚显示。此外,手术所致的不稳亦是腰椎融合术的指征。
在神经减压手术的同时,施行融合术显然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失血量和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后路椎板间融合因易发生骨质增生而致医源性椎管狭窄已被放弃。目前,横突间融合倍受推祟。其他融合方法虽多有报告,但对其胜过原位融合的各种优点仍需进一步研究。融合手术的潜在危险包括出血、神经根损伤、腹膜后脏器损伤等。应用椎弓根钢锭螺钉可发生的各种损伤前已述及。供骨区的并发症可仅为伤口不适,亦可为严重的臀上神经撕裂。
假关节形成可由于技术失误,亦可由于患者的生物学缺陷所造成。假关节的发生率依融合的节数、所采用的方法和患者是否吸烟而定。融合二节较融合一节更易发生假关节,腰骶关节的融合特别困难。吸烟是促使假关节形成的另一危险因素。
手术后可靠的石膏或支具固定亦至关重要。各种内固定材料对融合成功率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认真仔细地剥除融合部的骨皮质,进行丰富的植骨,有利于形成坚固的融合。由于腰骶关节融合最易发生假关节,所以手术时应特别注意充分暴露髂骨翼和充分剥离骨皮质。使用自体骨或异体骨,对融合的成功率似有影响。
虽然脊柱融合的目的是在两活动节段间最终建起一牢固的骨桥,但是假关节的形成并非意味着临床的失败。研究表明,将假关节形成的患者与牢固融合的病例进行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手术评定和残余的腰痛并无差别。假关节形成亦可表现为纤维愈合,其稳定性一如骨融合者。当患者的症状不能确切肯定为假关节或不稳所引起者,应避免盲目再次施行手术。
融合段与相邻的两活动节段似会加速退变;其应力显然亦会增加。曾有18例患者在经过10.5年的无症状阶段后,又出现了与融合部相邻节段的新的症状。邻近节段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关节突肥大和间盘退变。融合后脊椎滑脱和脱位文献中已有报告。然而这种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甚难确定。对96例经正中切口行椎盘间切除的患者,随访10年以上的结果表明,2.5%的患者曾发生滑脱并有症状,但在融合部上方各节段发生椎间盘病变并有症状者并不多见。另有报告称,对腰椎融合者平均随访22年的结果表明,尽管其对手术结果表示满意,然而仍有疼痛者和在X线片上有不稳或椎管狭窄表现者,仍较一般人群中为多。
原文骨科专家网址:
http://gukezhji.blog.sohu.com/130661613.html
本文是张成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