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姚要兵 三甲
姚要兵 主治医师
郑大一附院 神经内科

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术后管理

1365人已读

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



共识对药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首次发作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共识推荐首选药物为卡马西平(A级证据,强烈推荐),其次是奥卡西平(B级证据,推荐),且指出卡马西平疗效可能优于奥卡西平,但后者安全性方面的顾虑更少;其他辅助治疗药物还包括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匹莫齐特等(C级证据)。



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自然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药物治疗可能部分缓解疼痛或出现完全缓解与复发交替,因此,鼓励患者根据发作频率调整药物剂量。如果药物治疗失败,应考虑外科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



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应尽早考虑外科治疗。共识推荐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Meckel囊球囊压迫术、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和微血管减压术。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上述方法的临床疗效。共识对各种外科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详细论述。



1. 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Meckel囊球囊压迫术(B级证据)



(1)适应证:①年龄>70岁。②全身状况较差(合并心脏、肺、肝脏、肾脏或代谢性疾病等)而无法耐受手术。③微血管减压术无效或疼痛复发。④拒绝行开颅手术。⑤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⑥鼻咽癌相关三叉神经痛。



(2)疼痛缓解率:治疗后1、3和5年疼痛缓解率(疼痛程度减少≥50%)分别为68%~85%、54%~64%和50%。



(3)并发症:包括感觉缺失(50%)、感觉迟钝(6%)、痛性麻木(4%)、主诉各种不适感(12%)、角膜炎(4%),约50%的Meckel囊球囊压迫术患者出现短暂性咀嚼困难。



2. 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为C级证据)



(1)适应证:①年龄>70岁。②全身状况较差(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而无法耐受手术。③害怕或拒绝开颅手术,担心出现手术并发症。④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病灶已处理或原发肿瘤较小。⑤经其他外科方法治疗后无效或疼痛复发。



(2)疼痛缓解率:治疗后1和3年疼痛缓解率为69%和52%,共识中未给出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5年缓解率,有文献报道,5年缓解率可达63.64%。



(3)并发症:包括麻木(9%~37%)、感觉缺失(6%~13%)。



3. 微血管减压术(C级证据)



(1)适应证:①诊断明确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②药物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③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Meckel囊球囊压迫术、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④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⑤青少年期发病的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2)疼痛缓解率:术后1、3和5年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0%、75%和73%。



(3)并发症:包括感觉减退(7%)、听力下降(10%)、无菌性脑膜炎(11%)、脑脊液漏(4%)、小脑缺血(4%)、小脑血肿(4%),病死率为0.2%。



4.小结



由此可见,微血管减压术的远期预后优于其他外科方法,但可能承担更严重的风险。



从适应证方面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Meckel囊球囊压迫术和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更适用于高龄和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而微血管减压术无明确的年龄限制,更适用于较年轻的患者。亦有文献报道,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治疗老年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无论何种外科方法,治疗效果与术者操作技术密切相关。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最佳、缓解持续时间最长的方法,但患者可能承担更严重的手术风险。



共识重点阐明微血管减压术的技术关键,对体位、皮肤切口、骨窗大小、硬脑膜剪开方法、手术入路、责任血管辨认、减压方法、关颅过程等均进行详细阐述,是临床施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标准,临床医师应在实践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对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评价,共识推荐采用疼痛缓解程度联合并发症严重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更加符合临床实际和患者真实感受。



术后管理



关于术后管理,共识强调颅内出血是微血管减压术后24小时内最严重的并发症,若出现相应症状应立即复查头部CT并采取相应措施;发生术后低颅压时,应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伴恶心、呕吐的患者,应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并积极对症处理;



? 发生术后脑神经损害(周围性面瘫、麻木、口唇疱疹、感觉减退、听力下降等)时,应注意角膜和口腔的护理,亦应做好心理护理,在患者健侧耳边轻声交流,避免噪音刺激,同时积极予解痉、扩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



? 发生术后脑脊液漏时,应取平卧位,头部抬高30°,严禁鼻腔、耳道填塞、冲洗和滴药等,并积极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 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脑神经功能障碍、小脑和脑干损伤、脑脊液漏、低颅压综合征、无菌性脑膜炎等。对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共识强调骨窗应尽量靠近乙状窦,避免应用脑压板,逐渐打开小脑脑桥池,缓慢充分释放脑脊液,减少对小脑的牵拉,尽量避免电凝灼烧小脑、脑干和脑神经表面血管,充分解剖脑神经周围蛛网膜,实现术中对脑神经的无牵拉。



? 手术结束时,以生理盐水仔细冲洗术区,必要时加用激素。术中缝合硬脑膜时应尽量于硬脑膜下注满生理盐水,严密缝合硬脑膜,并以骨蜡严密封闭开放的气房。



最后,有学者采用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共识尚未提及。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可能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提供更好的方法,让我们拭目以待。


姚要兵
姚要兵 主治医师
郑大一附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