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的生长痛是什么?该怎么办?
生长痛是指使儿童在夜间或小睡时痛醒的疼痛,且患者无任何肌肉骨骼异常的客观表现,通常也无活动受限。
生长痛在儿童中常见,患病率为3%-37%。针对学龄儿童的调查表明,多达10%-20%的儿童曾有过生长痛。女孩的患病率略高。
病因不清。
生长痛有以下临床特征:
生长痛通常开始于3-12岁。
疼痛主要发生于下肢。也可合并上肢痛。
疼痛常分布于双侧,位于腿的深部,通常是在大腿、小腿、腘窝或胫骨。
疼痛呈阵发性、间歇性。
白天活动量增多可能加剧疼痛
较年长的儿童(6-12岁)可能将疼痛描述为绞痛、虫爬感。
疼痛主要发生在傍晚或夜间,可能会打断睡眠,通常在清晨缓解,但有些患儿仅白天有症状,但白天的症状很少限制日常活动。
按摩、热疗或一阶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疼痛。
患儿可以维持日常正常活动。
疼痛是慢性的,但呈阵发性,通常一周至少发作1次,一共持续数年,并延续到青春期。
体格检查结果正常。
如果进行了辅助检查,其结果也正常
若儿童有生长痛的典型表现且白天无疼痛,同时无其他健康问题,通常可以临床诊断生长痛。不过,必须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来鉴别生长痛与其他更严重的疾病。
如果儿童一般状况差,诉白天或活动时疼痛,或疼痛加重或持续,则诊断不太可能是生长痛。这种情况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例如全血细胞计数(CBC)和分类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或C反应蛋白(CRP)和/或X线平片检查。这些检查中任意一项异常都可以排除生长痛。
治疗通常是对症的,必须包括患儿和家长的教育和安抚。具体的治疗策略为:
适当减少白天的过度活动。
按摩治疗(睡前家长帮助局部按摩)。
不同形式的热疗(推荐热毛巾局部热敷,康复科理疗)。
肌肉拉伸锻炼。
维生素D水平低的患者应使用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
家长应鼓励儿童继续进行常规的儿童期活动和社会实践。转移小朋友的注意力。
对于足力线不良、膝外翻的患儿接受理疗和/或使用足矫形器治疗。
一般不需要复诊,必要时可以半年到一年复诊一次。
本文是刘雁寒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