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晨 三甲
李晨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

人工晶体的前世今生

4992人已读

“人工晶体”为众多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它的发明灵感来源于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时期的飞行员,由于机舱玻璃被击碎,导致部分玻璃碎片进入到眼内,有趣的是,这些进入眼内的玻璃与眼组织很好的相容并存在了好多年且没有发生其他不良反应,1949年,英国医生Harold Ridley第一次将一枚硬晶体植入患者眼内,这可以说是白内障手术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李晨

2-1.png

我国的首例人工晶体手术是由张锡华医生完成,他也是受益Harold Ridley医生,他于1947年到英国进修时跟随Harold Ridley医生学习,回国后他亲自磨制人工晶状体,19549月,为一位因白内障致盲13年的患者植入了第一例人工晶体。

根据人工晶体的材料可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亲水性丙烯酸酯、疏水性丙烯酸酯、硅胶、水凝胶等

根据晶体的软硬角度可以分为硬性晶体和软性的折叠晶体,硬性晶体由于不能折叠,手术创伤大,仅少数不发达地区使用。软性晶体可以折叠,手术创伤要小很多。

2-2.png

根据人工晶体支撑部位的设计不同又可以分为一片式和三片式两类。

2-3.png

根据像差角度可分为球面晶体和非球面晶体,非球面晶体能够代偿角膜的正性球面像差,减少术后像差,另外改善了传统人工晶体的成像缺陷,将人工晶体的周边设计为扁平状,使光线经过人工晶体的光学面与经过中心部分的光线聚焦更一致,从而改善患者术后对比敏感度,提高患者术后视觉清晰度,尤其是夜间驾车等活动的能力。

2-4.png

根据焦点角度可分为单焦点人工晶体、双焦点人工晶体、三焦点人工晶体及连续视程人工晶体。单焦点人工晶体只能形成单一的焦点,只能看远或者看近,而后三者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看不同距离的需求,尤其是连续视程人工晶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工晶体,可用于白内障老视的治疗,可以提供中远距离的高质量视力,并利用其专利的衍射技术在增强对比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术后眩光、光晕等视觉干扰。

2-5.png

李晨
李晨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