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四肢无力、多饮、烦渴、夜尿多-小心肾上腺醛固酮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致醛固酮自主性的分泌增多,引起潴钠排钾,体液容量扩张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综合征群。占高血压患者10%。
分类:1.肾上腺醛固酮瘤65%~85%(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
2.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5%~40%(idopathichyperaldosteronism,IHA)
还有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remediable aldosteronism,GRA)、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1%(primary adrenal hyperplasia,PAH)、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癌<1%(aldosterone-secreting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产生醛固酮的异位肿瘤(aldosterone-secreting ectopic tumor)。
症状:1.高血压:主要的表现,早期可出现。一般不呈恶性经过。BP:170/100mmHg左右
早期:高血压、醛固酮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被抑制
第二期:高血压、轻度低钾
第三期:高血压、严重低钾肌麻痹
2.肌无力
劳累、久坐、呕吐、腹泻诱发肌无力(周期性麻痹),常见在下肢,可累及四肢,呼吸、吞咽困难
肢端麻木、手足搐搦:游离钙和血镁(随尿排出过多)减低。
3.多尿、夜尿增加;尿蛋白增多(低钾性);常并发尿路感染
4.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多见)、室上性心动过速
5.糖耐量异常:高血糖
门诊检验:低血钾、高血钠、碱中毒(血pH值和CO2CP为正常高限或略高于正常)、尿pH值为中性或偏碱性、少量尿蛋白;尿比重较固定(1.010~1.018)而减低
影像学定位:B超:显示直径>1.3cm腺瘤(1cm以下超声难以发现)
CT:首选检查,显示直径>1cm腺瘤,多为单侧
碘131-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核素扫描:对腺瘤、癌和增生的鉴别有帮助
肾上腺血管造影:通过造影可测两侧肾上腺血管内醛固酮含量,对诊断价值较大
治疗:
1.APA:手术摘除醛固酮瘤。术前低盐饮食,螺内酯准备100-400mg,每天2-4次,严重者静脉补钾。血钾在1周内恢复。大多数的血压可以恢复正常;术后血压轻度升高,降压药可控制。
2.原发性肾上腺增生者,肾上腺大部切除或单侧肾上腺切除术
本文是杨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