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食管癌危险因素与预防
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杨勇致
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恶性肿瘤,我国大陆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6位,死亡率第4位,每年新发超22万例,死亡20万例,男女发病比例接近2:1,农村发病率、死亡率比城市高1.7倍,90%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5年生存率<20%,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艰巨而紧迫。
一、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1.饮食和生活方式: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
(1)饮食因素 a.真菌感染,致癌机制:产促癌毒素,促进食物中亚硝酸胺的合成;b.腌制食品和红肉;c.高温食物、辛辣和油炸食品。
(2)吸烟和饮酒 致癌机制:吸烟对食管细胞的基因毒性作用,亚硝酸胺累积效应。
(3)口腔卫生因素:不良口腔卫生细菌滋生、亚硝酸类物质含量增高,可与萎缩性胃炎协同增加鳞癌发生。
2.人口学因素: 年龄增长食管癌发生率增加,男性早于女性。
3.家族史和遗传易感性:有家庭聚集现象,共同遗传背景、特定环境有关;鳞癌可能与基因有关。
4.感染因素: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HPV-16感染者高于正常人3倍。
5.其他因素:胃粘膜萎缩、贲门失弛缓等疾病患者患癌风险高出正常人16-33倍;胼胝症;食道腐蚀性损伤等。
二、早期诊治筛查对象: 年龄>40岁,满足一下任一条者:1.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区;2.有上消化道症状;3. 有食管癌家族史;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5.有食管癌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三、预防措施:
1、改善不良饮食习惯,不吃不新鲜蔬菜和霉变食物;
2、改善水质,减少饮水中亚硝酸盐含量;
3、推广微量元素肥料,纠正土壤缺乏硒、钼等元素;
4、积极治疗与食管癌相关疾病,同时积极应用维生素E\C\B2\叶酸等治疗食管上皮增生以阻断癌变过程;
5、对易感人群检测筛查,普及预防知识,调高防癌意识。
本文是杨勇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