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史建华 三甲
史建华 主任医师
濮阳市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感染类疾病诊断的新三大神器::CRP、IL-6和PCT

6183人已读

感染类疾病诊断的新三大神器::CRP、IL-6和PCT

★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虽然是人,但叫细菌可能更恰当一些“,这句话听起来就像科幻故事里的荒诞说法,实际人身上的皮肤、口鼻咽腔等特别是胃肠道存有大量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人与体内细菌和平共处,肠道内某些细菌还可合成维生素并可帮助消化食物,这就是常讲的人体正常菌群。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外部细菌的入侵或抗生素的长时过度应用,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就会引起人体发生感染性疾病,此时就特别需要识别感染类疾病诊断的新三大神器:CRP、IL-6、PCT。 ★

v2-6f70e2b0c02f1261e997f9d73f793b61_b.jpg

20世纪,国内治疗感染基本依赖抗生素,无依据的滥用抗生素导致了的病原体抗药性的产生,而且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21世纪,精准医疗、循证医学向检验科学提出了如何通过非特异性指标,辅助临床精准诊治感染的挑战,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等新老标志物相继登上舞台。笔者整理了目前已经得到和即将得到广泛应用的感染类特定蛋白标志物:CRP、IL-6、PCT的资料,与各位网友分享。

三 大 神 器 对 比

神器CRPIL-6PCT发现时间1930年1976年1993年特质特点急性期反应蛋白五聚体结构急性期反应蛋白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合成部位肝脏来源多样:多组织甲状腺C细胞临床特点细菌感染升高

30%病毒感染升高

细菌感染升高时间早、幅度大

感染治愈下降快、幅度大全身重症细菌感染;

脓毒血症;

抗生素使用监测浓度变化上升期:6-12小时

平台期:24-48小时

半衰期:18小时上升期:感染后迅速升高

半衰期:1小时上升期:2~ 4小时

平台期:12~ 48小时

半衰期:22-26小时

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

临床意义:

1、CRP的检测在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后感染的监测;抗生素疗效的观察;病程检测及预后判断等。

2、健康状况下的CRP正常范围:

临床上一般<10mg/L为正常,连续结果的前后比较更有意义。

所有年龄段<6mg/L(平均低于1mg/L)新生儿:<2mg/L(平均0.32mg/L)儿童:<2.2mg/L(平均0.16mg/L)成年男性:<5.2mg/L(平均0.5.5mg/L)女性:<4.6mg/L(平均0.42mg/L)吸烟者:中值为11.5mg/L孕妇:<20mg/L

3、CRP的影响因素:

病人的年龄、营养状况、不良习惯、激素水平及疾病持续时间和感染类型、特别是对怀孕期妇女等因素,CRP的基线水平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应当结合临床的同时能够参考更敏感的指标综合判断。

病人的年龄儿童较正常成年人CRP结果低。吸烟吸烟的习惯影响病人的CRP水平基线营养状况严重的营养不良可以削弱CRP的产生激素状况严重的激素不足可以减弱CRP的产生怀孕怀孕期间CRP水平有少量的增加,在分娩时达到20mg/L临床状况并发感染的过程将影响CRP的水平疾病的持续时间CRP水平在病症的第一个12小时内可能是正常的感染类型病毒和表浅的细菌感染只引起较低的CRP水平,全身性和深度细菌感染引起大幅度的CRP增高。治疗药物影响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治疗将影响CRP水平单个和连续测定比较CRP连续测量与单个样品的测量相比,通常有更好的诊断的价值和疗效评价

检验要求:

多种样本类型:CRP主要面对门急诊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应做到静脉血、末梢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样本周转时间:TAT时间很短,常见要求为小于30min。

样本量的特点:常和血常规分析同时开展,三级以上医院的用量通常都在200测试/天以上。

检测方法推荐:可支持静脉全血、末梢血,批量,自动检测的全自动设备。

误区释疑:

CRP根据临床意义的不同分为hsCRP和常规CRP。hsCRP检测和常规CRP检测均是测定相同的C反应蛋白,其在化学本质上无区别,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由于检测方法的下限(分析灵敏度)不同,才分为hsCRP检测和常规CRP检测。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临床意义:

1、感染性疾病中与CRP的比较如下:

比较细菌感染病毒感染IL-6比CRP升高更早、下降更快、幅度更大略增高CRP明显增高不增高或略增高2、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肿瘤、关节炎、创伤、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方面。临床上一般IL-6浓度<7pg/mL为正常。

3、“循证医学”:IL-6作为炎症早期的非特异性指标和CRP联合检测的应用

IL-6、CRP的组合检测更能体现优势互补,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又多了一份依据,更能体现单项指标不能反映的临床增值意义:

3.1、IL-6指标比CRP在早期感染中更为灵敏,升高更早,恢复时下降更快,幅度更大。在感染早期、微弱的炎症刺激IL-6较CRP更灵敏可提供更好的鉴别。

3.2、两者同时检测可对早期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数据。特别在小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的细菌和病毒感染鉴别方面有着比单项做更大的意义。4、临床常见的组合方式:

检测指标临床诊断辅助常见治疗方案WBC正常+CRP正常依赖经验推理,可能为非细菌感染原因导致依赖经验推理WBC正常+CRP↑提示存在细菌性或病毒感染的可能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WBC正常+IL-6↑+CRP正常提示存在病毒感染、炎症性疾病的可能

★★★契合循证医学的要求依赖经验推理WBC↑+IL-6↑+CRP↑提示存在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抗生素

检验要求:

多种样本类型:因和CRP的联合应用更具备临床价值,面对门急诊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应做到静脉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样本量的特点:常与CRP同时开展,三级以上医院的用量通常都在200测试/天以上。

检测方法推荐:可支持静脉全血、血清、血浆,批量检测的设备。

项目潜力: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其中《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明确规定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检测指标应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临床力推“新三大常规检测”概念,即为:WBC+CRP+IL-6。相对于CRP和PCT在国内的开展,白介素6相对滞后,最具市场潜力。目前,国内白介素6主流的供应商为罗氏诊断、西门子和北京热景。

10年前错过CRP

5年前错过PCT

难道你现在还想错过IL-6!!!

降钙素原(Proealeitonin, PCT) 应用:

1、广泛应用于败血症的诊断和预后、新生儿与儿童败血症的诊断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重度烧伤与创伤脓毒症的检测(外科ICU)、抗生素的使用管理等方面。

2、PCT在呼吸道感染和CAP中指导抗生素应用:

PCT结果<0.1ng/ml0.1-0.25ng/ml0.25-0.5ng/ml>5ng/ml抗生素推荐原则强烈反对使用反对使用建议使用强烈建议使用例外情况如果患者临床症状不稳定,出现不良后果的风险高(例如PSI级别IV-V级,免疫抑制),或者存在细菌性病原体的有力证据,考虑使用抗生素。随访如果没有观察到临床症状的改善,6-12小时之后重新评估患者病情和重新检测PCT水平。每2-3天重新检测PCT水平,以考虑停止抗生素使用。

3、PCT在脓毒血诊断中的应用:

PCT结果<0.5ng/ml0.5-2ng/ml2-10ng/ml>10ng/ml全身性细菌感染不可能可能较有可能非常有可能升级到败血症或败血性休克低风险中度风险高风险非常高风险临床评估确定低PCT值6-24小时后在6-24小时后监测PCT,然后每日监测每日监测PCT释疑:

PCT在局部感染变化不明显。

某些革兰氏阳性菌、真菌、霉菌感染后PCT不升高。

检验要求:

多种样本类型:单独或和CRP的联合应用,面对门急诊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应做到静脉血、末梢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样本量的特点:与CRP同时开展,三级以上医院的用量通常都在200测试/天以上。

检测方法推荐:可支持末梢血、静脉全血、血清、血浆,批量检测的设备。

实战光芒

一位资深检验专家认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果在感染疾病方面我们还是单纯的通过WBC等传统项目判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CRP、IL-6和PCT该如何应用,是很老也很新的话题,很老是因为这三个指标临床应用已经20余年,很新是因为它们在联合应用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通过下面的经典的案例,我们进行分析:

1---案例患者:女、1岁、主述“发热7小时”、入院查体患者精神差、拒奶8小时、不规则发热38.4℃-39℃。

检验:WBC:16.85×10^9/L、CRP:112mg/l、IL-6:278pg/ml、PCT:2.05ng/ml,住院治疗期间,持续观察PCT结果,呈下降趋势,并最终降低至<0.1ng/ml。

诊断:根据患者体征,结合CRP+IL-6+WBC+PCT,临床诊断为败血症。入院时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并逐步减低抗生素用量,十天后出院。

分析:入院时WBC、CRP、IL-6升高,是典型的细菌感染或混合感染症状。根据PCT的结果,临床入院时给与患者大剂量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在治疗期间根据PCT结果控制抗生素用量,即快速控制了患者病情的恶化,又合理的避免了抗生素的过量使用。 以上病例可以看出,通过非特异性感染指标的组合使用,从而获得快速的、特异性辅助诊断效果是应用的创新; CRP、IL-6、PCT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从而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对国家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指标的不断被认可和应用,在不久的未来CRP+IL-6+PCT检测将会成为感染指标的三大常规,从而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史建华
史建华 主任医师
濮阳市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