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伟
刘伟 副主任医师
海安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子宫肌腺症,我该拿你怎么办?子宫腺肌症会癌变吗?

3316人已读

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所致,按病灶分布情况可分为弥漫型和局灶型(子宫腺肌瘤)。谈起子宫肌腺症,会令很多女性头痛,使人心烦的痛经,可没有任何原因开始,也可能在某次宫腔手术以后出现,逐渐加重,难以忍受,每次经期如同刀绞,口服止痛药才缓解。通常还合并月经过多、性交痛、子宫增大和不孕。本文详述了子宫肌腺症症状有哪些?什么原因?做什么检查诊断?治疗有哪些措施?预后如何?如何预防?会不会癌变?

症状

30%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凡30岁以上的经产妇,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检查时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而有压痛,经期压痛尤为显著时,应首先考虑为子宫腺肌病。B型超声检查可在肌层中见到种植内膜所引起的不规则回声增强。

病因

通过对子宫腺肌病标本进行连续切片检查,发现子宫肌层中的内膜病灶与宫腔面的子宫内膜有些是直接相连的.故一般认为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的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子宫内膜基底膜下缺乏粘膜下层。且子宫腺肌病常合并有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故有人认为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可能与高雌激素的刺激有关。

检查

1.B超

可确定子宫腺肌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偶能发现盆腔检查时未能扪及的包块。

2.CA125值测定

子宫腺肌瘤患者血清CA125值可升高,其测定还可用于监测内膜异位症病变活动情况及疗效。

诊断

生育期妇女,继发性、逐渐加重的痛经,应考虑有子宫腺肌病。如伴有月经过多、经期过长、子宫增大,更应考虑子宫腺肌病。B超检查最好在月经期或月经刚干净时,典型者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肌肉间有许多散在小囊腔反射。子宫碘油造影可见在一处或数处进入肌壁,形成憩室状影,但其阳性率只有20%左右,应与子宫肌瘤鉴别。部分患者可做盆腔磁共振检查,以了解子宫肌层及病灶情况。最终诊断还靠子宫大体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治疗

应视患者症状和年龄而定。若在给予吲哚美辛、萘普生或布洛芬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患者已近绝经期时,可采用保守治疗。若患者长期有剧烈痛经则应行全子宫切除术,卵巢是否保留取决于患者年龄和卵巢有无病变。高效孕激素和假孕疗法对此病无效。有人认为达那唑和GnRH-a均始导致人工绝经和缓解症状。但是否能抑制异位内膜继续生长,则仍有待临床证实。

预后

保守治疗预后不良,易反复发作;行子宫全切术后则能根治,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实施手术,并非人人适合。

预防

子宫腺肌症的预防尚缺乏有效措施。但及时发现和治疗生殖道狭窄或梗阻性疾病,少生育,少做人工流产或刮宫术,有可能减少其发病机会。

子宫肌腺症的病因不明,可能与子宫内膜的损伤有关,部分可能与遗传相关。从大体病理标本上看,子宫肌层内可看到子宫内膜,这些子宫内膜腺体在月经期也会象在位内膜一样出血,但无法排除,集聚在肌层,不通则痛,因此导致严重的痛经。

子宫肌腺症可通过超声检查与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子宫增大,肌壁增厚,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腔,肌层结构紊乱不清。血清CA125可升高。

子宫肌腺症治疗可依患者情况酌情处理。如痛经轻,有生育要求可口服消炎痛、芬必得等对症治疗,尝试怀孕。如痛经较重,或伴有月经量增多与贫血,则可选择以下治疗方法。

保守性治疗方法即保留子宫的方法。1.放置曼月乐:是一种含孕激素的避孕环,可以持续缓慢在宫腔内释放孕激素,既可避孕,又可控制子宫腺肌症病灶,有效期长达5年。适用于子宫不太大,无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痛经和月经过多的症状。但不适宜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或子宫较大,或伴有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后面两类患者放置曼月乐可引起环异位或脱落,达不到治疗目的。2.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子宫成形术+放置曼月乐:适用于子宫较大,有严重痛经或月经过多年轻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该法通过切除病灶和部分内膜缩小子宫体积,然后放置曼月乐,达到保留子宫,控制病灶的目的。

手术治疗:若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治疗效果不佳,或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则需要考虑根治性的手术治疗,全子宫切除术是最妥当的方法,手术方式可选择腹腔镜手术、阴式手术和开腹手术,依患者情况、主诊医师所掌握的术式和医院的具体条件来定,目前的主流术式是腹腔镜手术,微创、出血少、恢复快是其突出优势。

另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无创治疗技术,它不是一种开刀的方法,而是通过一个凹凸镜样的聚焦超声设备,将超声波介导到子宫上,将病灶消融的一种技术,它最大的优点是恢复快,无手术疤痕和手术粘连,可完全或部分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由于其无创的优势,即便再次出现痛经,也可以再次治疗。由于该技术开展时间短,积累的病例数有限,尚需更多的探索与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其中远期效果。

恶变的发生率以往认为0.7%%~1.0%,最近认为≥2.5%。通常认为,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一样,很少癌变。

刘伟
刘伟 副主任医师
海安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