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书旺 三甲
刘书旺 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心血管内科

特殊时期抗凝治疗,如何降低出血风险?

1973人已读

抗凝治疗是把双刃剑,在预防血栓的同时,存在潜在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密切观察。主要观察项目和应对措施如下:

(1)轻微出血:观察有无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出血等,一般影响不大。密切观察如无进展,或可自行恢复,则无需处理。

(2)如果出现腹痛、尿液或大便带血、大便发黑,需要排除泌尿道、消化道出血;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或者言语不清、视物模糊、运动不协调、呼吸困难等,应考虑发生脑血管意外(卒中或出血);上述情况均须在有效防护后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3)若居家期间超量服用口服抗凝药,需立即停用抗凝药,有效防护后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便及时检测凝血功能,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发生。

(4)血压高于160/100 mmHg增加抗凝出血风险,因此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更应严格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血压不达标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降压方案。

(5)服用华法林患者必须保证相对稳定的饮食结构,避免不必要的药物间相互作用(如抗生素等),同时做好INR监测(目标值2.0~3.0)。

患者在接受规范化抗凝指导的情况下,服用口服抗凝药获益大于风险。如果出现出血倾向或病情变化,可以尝试通过线上就诊服务,将近期的凝血化验数值、华法林用法用量和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医生全面评估临床情况后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患者即使减少医院就诊,仍可接受远程指导药物使用,降低栓塞和出血风险。


刘书旺
刘书旺 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