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姜宏卫 三甲
姜宏卫 主任医师
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骨松科普】骨质疏松需要做哪些检查?|如何预防?

1254人已读

提问

想知道是否患骨质疏松,需要做什么检查?

如果在“一分钟自测”(上文)中发现有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建议到内分泌专科就诊。专科医师针对每个人情况进行具体问诊、查体、评估,并进行一些检验检查。

1.评估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

2.骨密度。

3.血液检查: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必要时甲功、骨转换指标等。

4.影像学检查:X线片等。

提问

预防骨质疏松,我们应该怎么做?

骨质疏松发生的早晚,取决于两个因素:“峰值骨量”和“骨转换率”。“峰值骨量”是人一生中达到的最大骨密度值,就像是我们的“骨银行”,年轻时候峰值骨量越高(存款越多),以后可供消耗的骨量就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骨转换率”就是骨破坏和骨形成,老年、绝经后及一些疾病情况下,骨破坏大于骨形成,就出现了骨质疏松。所以,我们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去预防骨质疏松

1



胎儿及婴幼儿期

妈妈在怀孕及晡乳期间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胎儿及婴幼儿骨及牙齿的发育。因此,怀孕及哺乳期的妈妈一定要注意加强营养,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

2



儿童及青少年期

养成喝牛奶的好习惯,多进食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多做户外活动,负重运动(如跑、跳),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喝碳酸饮料及浓茶、咖啡、饮酒、吸烟,保持合适的体重(不宜过胖、过瘦)。

3



中老年期

这个时候不可避免的出现骨量流失。同样需要富含钙及维生素D的饮食,低盐饮食,避免吸烟、饮酒、浓茶、咖啡,多户外晒太阳,适当活动,不建议过多负重的运动(可能加重骨关节炎),保持好体重。适当补钙及维生素D药物。定期体检,如有糖尿病、性腺功能减退、甲亢等疾病,需积极治疗。对于有骨质疏松风险的人,需每年检查骨密度。对于老年人,特别要注意跌倒和骨折。


总之,在30岁以前,我们要加强储备,尽可能提高“峰值骨量”,30岁以后特别要调整生活方式,要尽量减缓骨量流失。可见,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娃娃抓起,且一生都不可松懈。

姜宏卫
姜宏卫 主任医师
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