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早发现“微量白蛋白尿”可逆转,严重可致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统计,在病程超过25年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危害较大,是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没有特殊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及早干预对阻止和延缓进一步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非常重要。微量白蛋白尿(MAU)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最有效的检测手段,是糖尿病患者肾健康的晴雨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肾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它将身体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肾功能一旦受到损害,就会造成人体废物蓄积。当糖尿病肾病发生时,肾会因高血糖等因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从而使大量的蛋白也从尿中排出。长此以往,会发展为尿毒症。所以,在众多的晚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无疑又是严重影响糖友生活质量和花费巨大的并发症。
1、为何筛查糖尿病肾病要查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损害是一个逐渐发展、日积月累的较为漫长的过程。临床上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一般从糖尿病发病到终末期肾病需20~30年的时间,但若糖尿病控制不良或治疗不当,则尿毒症时间可提前10年。
糖尿病肾病的I、II、III期属于早期,如果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有很大的希望使病情逆转,但若不加控制,进展到“临床期糖尿病肾病(IV、V期)”,这个阶段患者肾功能衰退将不可逆转而最终发展发展为尿毒症。当发展至III期,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持续性排泄增加时,我们才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到微量白蛋白尿(MAU),从而查出早期糖尿病肾病。因此,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早期发现糖尿病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最有效的检测手段。检查出MAU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
2、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微量白蛋白尿(MAU)的概念
正常生理状态下由于人体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中仅含有少量蛋白(<150mg/24h),尿蛋白成分包括:白蛋白、糖蛋白、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酶类等,其中仅有极微量的白蛋白(Alb)排出(<30mg/24h),普通尿常规检查尿蛋白为阴性。
MAU的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
采集任意时刻尿样(清晨首次尿最佳)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若UACR为30-300mg/g即可诊断为MAU。操作较为简便,推荐作为首选方法。为了避免患者运动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尿蛋白,可以收集患者24小时尿总量,检测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R)判断MAU,若为UAER为30-300mg/24h即可诊为MAU。
列表如下:

3、微量白蛋白尿监测频率如何?
尿微量白蛋白是肾功能损害的最敏感指标,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立即筛查是否有微量白蛋白尿,以后每半年至一年筛查一次,以便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应避开发烧感冒、运动等干扰情况。3个月内3次检测中,有2次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升高出现MAU就意味着已经进入糖尿病肾病III期。
4、关注糖尿病肾病,应重视肾功能的监测
近年来多项大样本糖尿病队列研究发现,单纯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在糖尿病人群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T2D)近50%的患者GFR下降可不同时伴有白蛋白尿 。研究发现,早期肾功能下降(即在白蛋白尿出现之前,每年GFR下降速率>3.3%)和快速肾功能下降(每年GFR下降>5 ml/min)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相关。早期GFR下降患者ESKD 的 10 年累积发生率远高于无早期GFR降低者。因此糖尿病患者关注蛋白尿的同时也要进行血肌酐的检测。
5、糖尿病肾病变的治疗措施
⑴、严格控制血糖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危险越大。最好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到6.5%~7.0%。降糖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遵照医嘱应用降血糖药物,目前新型降糖药物已经问世,SGLT2i可明确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终末期肾脏病的风险。GLP-1受体激动剂也可能会有效。这都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尤其强调不要自己随意买药吃。
⑵、严格控制血压
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而糖尿病肾病又可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又加重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可谓“雪上加霜”。控制血压尤为重要,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在医生指导下优先选择RAASi,但任何降低血压的药物都可降低尿蛋白,对肾起保护作用。
⑶、严格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
采取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每天蛋白质控制到0.6~0.8克/千克体重,但过低的蛋白质摄入(<0.6克/千克)容易引发蛋白质营养不良,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的缺乏,可口服a-酮酸钙(开同),每日3次,每次2~4片补充(具体的用药请遵医嘱)。低蛋白饮食,可明显降低尿蛋白的排泄率,延缓肾衰竭进展。
⑷、严格控制高血脂
血脂是影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发高脂血症的患者应将血脂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尤为重要。
小结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和管理,降低各种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并对相应的并发症进行干预,要考虑被证明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需要采取综合管理的方法,如运动、减重、控制血糖、血压、RAASi的使用等以减缓肾病进展,同时在临床中,中医中药可协助降低血糖、减少蛋白尿,抑制疾病进展,使疾病治疗实现个体化、精准化原则。
本文是戴晓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