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概念:原发睾丸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lymphomas,PTLs)是指以睾丸肿块为原发症状或主要症状,无明显其他结外器官受累的一类淋巴瘤。PTLs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2%、占睾丸恶性肿瘤的3%-9%,中位发病年龄为66-68岁。
病理类型:PTLs主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80%-90%,少数为其他病理亚型如浆母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套细胞性淋巴瘤,少数为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FLs)或T细胞性淋巴瘤;
一、病理及临床特征
原发睾丸DLBCL按照细胞起源(COO)分类,其中60%-96%为活化B细胞样(ABC)亚型。MYD88突变存在于70%的原发睾丸DLBCL中。
原发睾丸DLBCL通常表现为一种局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有单侧睾丸肿块,而双侧睾丸受累的发生率为10%;容易扩散到多个结外部位,如肺、胸膜、皮肤(高达35%)及软组织等。这类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风险极高,通常发生在初诊后1-2年,发生率高达30%。
国际预后指数(IPI)系统对原发睾丸DLBCL患者的预后分层作用有限,目前有研究显示下列因素:年龄>70岁、分期为进展期、合并B症状、ECOG评分>1分、存在睾丸以外的结外病灶、肿块直径>10cm、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低白蛋白血症及双侧睾丸受累,均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二、初发原发睾丸DLBCL治疗策略
睾丸切除术对于原发睾丸DLBCL患者的诊断很重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不但能很好的控制局部病变而且能去除潜在的血睾屏障。但是采用单纯的手术切除治疗的原发睾丸DLBCL患者复发率极高。因此需要进一步联合其他的治疗手段。
目前R-CHOP(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每周期21天)共6-8周期是早期原发睾丸DLBCL患者的标准化疗方案。
原发睾丸DLBCL患者在免疫化疗后常规推荐进行对侧睾丸和阴囊的预防性RT(25-30Gy)。对侧睾丸预防性RT存在性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因此,对睾酮水平的连续监测和替代治疗在临床上很重要,应纳入这些患者的常规随访中。
治疗中常规进行CNS预防是必须的,可以选择甲氨蝶呤鞘内注射或者大剂量甲氨蝶呤静脉注射。
总而言之,I-II期原发睾丸DLBCL患者的推荐治疗包括R-CHOP21×6-8个周期,并行对侧睾丸预防性RT,及常规进行CNS预防。IELSG10研究结果显示,I或II期原发睾丸DLBCL患者进行上述标准治疗后,其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总生存(OS)率及疾病累计死亡率分别为74%、85%、18%。
晚期原发睾丸DLBCL患者的治疗与晚期淋巴结起病的DLBCL的标准治疗没有区别;需要强调的是晚期原发睾丸DLBCL患者治疗过程中同样需要行对侧睾丸预防性RT和CNS预防治疗。
同淋巴结起病的DLBCL患者一样,推荐PET/CT作为原发睾丸DLBCL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评估手段。
三、复发难治原发睾丸DLBCL
因缺乏前瞻性的临床研究结果,对于复发或难治性原发睾丸DLBCL患者的治疗目前没有公认的治疗方案;可参照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结起病的DLBCL患者的治疗方案,化疗敏感的患者首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进行巩固治疗。
但是,大部分复发或难治性原发睾丸DLBCL为老年患者,体能状态差、合并症多,可能无法耐受二线化疗及ASCT,因此新药如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BTK抑制剂伊布替尼、PD-1单抗等相关临床试验应当作为这类患者的首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