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圆孔未闭需要手术吗?和房间隔缺损有什么不一样?
宝宝出生后,有些家长在给宝宝做体检的时候发现,宝宝的心脏房间隔有一个小洞,心脏彩超上面诊断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室之间的一个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然后输送到全身,供应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宝宝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窝瓣被压在卵圆窝边缘上形成功能性闭合,而解剖上的完全闭合一般要到出生后半年左右。
宝宝的心脏卵圆孔在一岁以内也有可能保持开放,会有少量分流,因为左心房的压力大于右心房,所以即便存在未闭的卵圆孔,通过卵圆孔从左向右的分流也是很少的,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所以是不需要治疗的。甚至有一部分人,卵圆孔终生保持开放而不闭合,但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
多数小宝宝的卵圆孔会在出生后逐渐闭合,所以不必太过担心。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做好检查,关注是否开始闭合、是否出现其他症状。等到长大成人以后,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咳嗽、闭气等动作时,右心房的压力可能会短暂大于左心房。有一些成人,经常头痛,却查不出任何原因,经过测量颈动脉血液含氧量,发现有轻度的动静脉血混杂,卵圆孔未闭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如果有下肢静脉血栓,经过卵圆孔分流到左心房再到其他组织器官,这样就可能引发中风等问题。
总之,卵圆孔未闭也不是高枕无忧,它的危害是不确定的。也许一辈子没有任何问题,也许会有一些症状或并发症。即使有症状,也能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根治,成功率很高,术后的生活质量与正常人没有差异,不用太过担心。所以,婴儿时期的卵圆孔未闭属正常生理现象,不是先心病,一般不需要做手术。卵圆孔未闭接受手术,根据国内外的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年龄上也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在16岁以上。下面是中国的《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
房间隔缺损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引起的异常。小的房间隔缺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除非直径大于5毫米以上。房间隔缺损会影响到正常的心脏功能,会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与卵圆孔未闭不同,房间隔缺损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在青春期之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心悸和乏力,进入中年后会可能出现心房颤动等异常的情况。
房间隔缺损和卵圆孔未闭,是一个需要大家合理应对的情况。它们两者虽然都属于房间隔的问题,但是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健康状况。“卵圆孔未闭”不是真的房间隔缺损,而是房间隔上面潜在的一个缝隙,是胚胎时期房间隔的一个生理性通道,每个胎儿都有。另一方面,如果房间隔中央的缺损较大,分流量大,则称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单纯卵圆孔未闭和大部分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不合并其他需要手术的心脏疾病,都是微创介入治疗。从大腿根部穿刺,通过导管把特制的封堵器送至心脏将卵圆孔封堵,一般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就可以完成操作,术后几天就可以出院,恢复正常的生活。

本文是王海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