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心内科
什么是贫血性心脏病?
7303人已读
贫血性心脏病,顾名思义,也就是贫血造成心脏病。
为什么贫血会造成心脏疾病呢?
第一,心肌缺氧,出现退行性病变。我们知道在贫血的时候主要是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不足。所以出现血液里的氧供应能力不足。因为血液携带氧的能力明显的下降,导致人体各个系统各个器官的供氧不足。心脏也不例外。长期的心脏心肌的缺氧产生心肌的退行性病变。使心脏的储备功能减退进而出现心脏的功能减退,收缩舒张功能减退。
第二,贫血导致心排量增加和心脏增大。由于机体各个系统的供氧能力不足。被迫不得已,只能够通过增加心排血量来弥补器官和组织的缺氧。心排血量的增加,使心脏的负荷加重。导致心脏的增大和心脏功能的逐渐减退。
那么如何诊断贫血性心脏病?首先。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应该应该低于七克每分升,或者接近这个数据。
另外,还应该具备下述的条件之一。第一个。心脏扩大,第二个心电图上的缺血性st改变或者是心肌梗死样的改变。或者是临床上贫血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或者是加重心绞痛的发作。第三。患者有心功能不全的检查结果或者是有充血性心衰的临床表现。
符合血色素,以及上述标准之一,就应该怀疑有贫血性心脏病。那么如何才能确诊贫血性心脏病呢?就是上述这些心脏的表现经过积极的恢复血红蛋白的治疗,上述的表现逐渐的消失就可以确诊贫血造成的心脏病。如果经过提高血红蛋白的治疗之后,上述的心脏表现有所改善但是没有消失,应该考虑为贫血性心脏病与其他类型的心脏病并存存在。
本文是李明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