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周晓 三甲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胸外科

肺癌(术后)骨转移诊断与治疗

3656人已读

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尤其是肺腺癌,极易通过血行转移到全身的骨组织。比较常见的骨转移部位依次包括肋骨、胸椎、腰椎、髂骨、股骨、肱骨等。一旦出现骨转移,意味着肺癌进入晚期阶段。

骨骼是许多癌症易发生转移的部位,以肺癌最为多见,肺脏的血流可以直接进入椎静脉,而椎静脉是没有静脉瓣的血管,因此癌细胞随血流而四处逃窜,从而发生骨转移。胃癌、肠癌等癌细胞转移时需经肝、肺脏,多被“滤”住,因而这些肿瘤骨转移发生率比较低。

肺癌发生骨转移通常在身体上是有迹可循的,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

不过因为每个人肺癌发生骨转移的情况不一,所以疼痛的出现的时间以及轻重会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早期的痛感是比较轻的,呈间歇性,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随病情发展,不但痛感越来越重,同时疼痛可变为持续性,这个进展是比较迅速的。

而至于疼痛的部位可因发病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部位的疼痛,比如转移到脊柱的患者,可出现腰部、胸背部、肋胸部或颈部疼痛;转移到胸椎的患者,可出现单侧或双侧的肋间神经痛;转移到腰椎者,可出现腹痛等。

骨转移还会出现压迫症状,压迫不同部位,引起症状不同,比如脊柱转移肿瘤常常很快出现脊髓、马尾或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出现根性神经痛,感觉可减退,肌力减弱以至麻痹,常伴括约肌功能障碍。

肺癌术后对骨转移监测是重点。医生会要求病人定期做核素骨扫描(ECT),一般1年1次。全身骨扫描(ECT)发现转移情况还是比较高的,大约有70-80%的阳性率,也会早于影像学发现2-3个月,甚至6个月。还有碱性磷酸酶(肝功项目)的异常变化也有骨转移提示意义,当怀疑骨转移时还是需要做胸部CT、胸部核磁共振(MRI)或者全身骨扫描(ECT)从影像学上来确定。

肺癌发生骨转移一般不直接威胁生命,不同的癌症骨转移预后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骨转移发生在脊椎骨、股骨等承重骨上,则存在潜在危险,比如脊椎骨骨折导致截瘫是很麻烦的。因此一经发现骨转移都需要积极干预,抑制骨质破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肺癌发生骨转移无疑是疾病晚期的征象,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相应的全身抗肿瘤治疗、止痛治疗等综合措施。

骨转移常导致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现代医学治疗肿瘤骨转移的手段包括化疗、放疗、手术、放射性核素、二磷酸盐类药物及止痛药,现在还有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但单一治疗方式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应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肺癌发生骨转移的患者除了接受规范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最重要的是防止骨折。患者要尽量减少剧烈活动,特别是负重骨,例如椎体、下肢骨等;走路不要太急,不能负重物;睡觉尽量选择硬板床。大多数患者在骨转移后,都比较消极,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肿瘤,一旦发生了骨转移,都要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正规治疗,定期检查,及时评估病情,采取有效以及最合适患者的治疗方式。骨转移的发生并非病情无法控制,通过有效的治疗,降低骨恶性事件的发生,延长生存期,是可以实现带瘤生存的,相信会让肿瘤晚期患者获得一个较好的预后。


周晓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