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徐淑军主任团队又成功完成一例迷走神经刺激术
2020年7月20日下午3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徐淑军主任团队成功为欢欢(化名)实施了迷走神经刺激术,在饱受3年2个月的癫痫折磨后,迷走神经刺激术的实施为欢欢及家人带来了新的希望。整个手术从术前设计划线、术中微创实施及术后精细缝合一气呵成,整个过程仅用了30分钟,本次欢欢使用的仍是单切口植入法,手术过程耗时更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更美观,伤口恢复后和几乎和正常皮肤无异。
据悉,欢欢今年3岁6个月,出生后与其他孩子一样,但在4个月时家人发现他频繁出现点头,双眼凝视,双手握拳,下肢屈曲的症状,这些症状成串发作,每次都是在睡醒的时候,每串大约10多次,每日有10串左右。当地医院就诊后,欢欢被诊断为癫痫,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妥泰,德巴金等抗癫痫药和几个月大的欢欢相伴,在这中间,欢欢也曾用过泼尼松治疗,曾有半个月未发作之后发作如前。ACTH用过1天后产生不良反应,只能停用。但即使这样,欢欢仍频繁发作,不得已家人又带着欢欢上北京,在北京欢欢被诊断为婴儿痉挛症,并为他调整了抗癫痫药物,加了拉莫三嗪和氯硝西泮,这中间反反复复治疗2年,欢欢的发作依然没有停止,而且出现了新的发作形式。为求进一步治疗,欢欢来到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被确诊为LGS,多次的药物调整,发作虽有所减少,但仍未停止,半月前,欢欢在复查颅脑MRI时显示,右侧海马形态及信号改变。为求更系统的治疗,欢欢来到了功能神经外科,徐淑军主任团队为欢欢做了进一步的查体和详细的评估后,针对欢欢目前的情况,排除切除性手术可能后,建议行迷走神经刺激术。
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欢欢于2020年7月20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由山东省抗癫痫协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徐淑军主任团队为其进行了迷走神经刺激术,术后欢欢状态良好,等待2周后开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创建于 1959 年,为山东省建立的第一个神经外科临床专业科室,目前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山东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山东省重点学科、“泰山学者”设岗单位。年收治患者 5800 余例,完成手术5000 余台。现有医生 79 人,泰山学者 2 名、海外特聘泰山学者 1 名、青年泰山学者 1 名,博士生导师 8 名、硕士生导师 10 名,主任医师 18 名、研究员 1 名,副主任医师 9 名、研究员 1 名。神经外科自1990年开展海马切除术治疗癫痫,1993年神经内外科协作开展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对癫痫的术前评估、外科治疗及术后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2016年神经外科与神经内科、小儿神经内科共同申请成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癫痫诊疗中心,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开展药物难治性癫痫的诊疗。在手术方面,是我国迷走神经刺激术临床试验项目最早的参与机构之一,并完成我省首例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术(VNS)、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SEEG)及机器人辅助SEEG手术,是我省最大的癫痫外科诊疗中心。
目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癫痫诊疗中心神经外科团队由山东省抗癫痫协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徐淑军教授带队,包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腾教授、李超教授、徐硕研究员、电生理专业陈思博士、吴倩倩博士等人员组成,可成熟开展各种癫痫的术前评估及外科诊疗。尤其是他们在国内首创的单切口植入迷走神经刺激术方面,为难治性癫痫患者带来福音,其单切口优势可让创口更微小,出血更少,恢复更快,而且术后非常美观,受到业内专家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本文是徐淑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