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淑军 三甲
徐淑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

吞咽障碍轻松掌握吞咽器官运动康复训练

7529人已读

吞咽障碍(deglutition disorders)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查找引起吞咽困难的原发疾病,针对病因治疗。康复训练是改善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必要措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徐淑军

吞咽障碍治疗方法:

①对吞咽障碍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

②吞咽器官运动训练;

③感觉促进综合训练;

④呼吸道保护手法;

⑤摄食直接训练;

⑥电刺激;

⑦球囊扩张术;

⑧针灸治疗;

⑨采用辅助具口内矫治;

⑩手术治疗等。

吞咽器官运动训练

01、基 本 概 念

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是通过加强下颌、唇、舌运动及软腭、声带闭合运动控制,强化肌群的力量及协调,从而改善吞咽的生理功能的训练方法。

02、基 本 方 法

1. 口、舌训练

1)下颌,面颊部练习

侧重最大范围张口,下颌左、右移动,鼓腮,下颌肌牵张,抗阻张口和闭口,咬合训练等。

2)唇部练习

包括露齿、嘟嘴、主动闭唇、抗阻闭唇、练习唇,如“爸”“妈”等音、吹气、唇肌按摩等。

3)舌训练

包括训练做舌肌的前伸和侧方运动、练习舌尖和舌体向口腔背部升起,面颊吸入,舌体卷起、抗阻等动作,也可借助舌肌康复器进行舌的主被动训练。

4)腭咽闭合训练

①冰刺激腭咽弓;

②发 “ka”或 “a”音 (可结合推撑法);

③口含住一根吸管 (封闭另一端)做吸吮动作。

2. 咽和喉部功能的训练

①经鼻咽深吸气;

②深吸气后闭气5秒,双上肢屈曲,取手交叉置于胸前,呼气时双手用力挤压胸部;

③重复训练数次,令患者发“啊”音;

④重复第③项5次后令患者突然关闭声门喊 “啊”5次; ⑤闭气5秒钟,反复5次后咳嗽。

3. 呼吸训练

①通过提高呼吸控制能力来控制吞咽时的呼吸,如吹蜡烛、吹哨子及使用呼吸训练器等循序渐进的分级训练,同时运用腹式呼吸,并延长吹的时间;

②强化腹肌,学会迅速随意的咳嗽;

③腹式呼吸;

④缩口呼吸。

4. 口部运动训练器

口部运动训练器是针对口颜面吞咽器官的不同运动特点而设计的,常见的有咀嚼器、舌肌康复器、舌尖运动训练器、舌前运动训练器、舌后位运动训练器、下颌运动训练器、唇肌刺激器、套指型乳牙刷、压舌板、发声器、口部振动棒等。

5. 其他训练

如Shaker训练法、Masako吞咽训练法等。

03、治 疗 作 用

①加强下颌、唇、舌运动及软腭、声带闭合运动控制,强化肌群的力量及协调;

②强化咽及喉肌收缩力,改善声门闭合能力;

③强化正常吞咽能力,降低误吸风险。

病因及常见疾病

1.口咽部疾病,如口炎、咽炎、咽后壁脓肿、咽肿瘤等。

2.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瘢痕性狭窄、食管癌、贲门失弛缓症等。

3.神经肌肉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球麻痹、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

4.精神性疾病,如癔病等。

饮食指导——直接训练

1.进食体位——适用于患者的体位并非完全一致,在实际操作中应因人而异,予以调整。对卧床患者,一般取取躯干呈30度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护士位于患者健侧,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利于食物向舌部运送,减少逆流和误咽。对尚能下床者,取坐直头稍前屈位,身体亦可倾向健侧30度,使舌骨肌的张力增高,喉上抬,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如果头部能转向瘫痪侧80度,此时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以防止误咽。

2.食物的选择

A.根据患者饮食特点及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易被患者接受的食物,尤其要注意南方人喜稻米,北方人爱面食的饮食习惯。对准备期差的患者不能食肉或其他固体物,采用最易吞咽的食物,胶冻样食物密度均匀,宜粘而不易松散,容易在口腔内移动,通过咽及食道时易变形,不在粘膜上残留又不易出现误咽,如菜泥、果冻、蛋羹、浓汤。

B.对昏睡、嗜睡吞咽能力中度以下者,给予易于吞咽的流质饮食,由营养师将主食中配以鲜牛奶、蔬菜汁和果汁等。随着吞咽功能的改善及体能的恢复,将食物做成冻状、粥状,并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颜色鲜、香味浓、味道美,利于食用及消化。

C.此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患者在何种姿势下进食、进食的一口量有多少、选择何种吞咽方法才能更有效地防止误咽、减少残留、顺利进食。。除此以外,还应该针对吞咽障碍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这样才能保障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供给。

心理治疗

做好心理治疗是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吞咽障碍病人多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失语或语言不清等,易出现烦躁、易怒和抑郁情绪,有的拒绝进食。所以,在进行饮食训练时应针对不同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和社会阅历等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疏导。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我们使患者理解吞咽机理,掌握训练方法,鼓励病人增强康复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训练。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徐淑军
徐淑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