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于大君 三甲
于大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肾病科

怎样早期发现孕妇患了肾病?

1224人已读

育龄妇女在妊娠前身体健康,而在孕期常规检查时,发现了蛋白尿、高血压,也就是说出现了肾脏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妊娠对肾脏产生根本性影响,血容量增加30%-50%,1)肾脏变大,至妊娠6个月时长度增加1-1.5cm, 到产后6个月才能恢复。2)肾小球滤过率增加50%,产后逐渐下降,产后1个月才恢复。3)血压下降平均10mmHg, 平均为105/60 mmHg,4)各种激素水平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孕激素明显增高,高凝状态,肾素血管紧张素敏感性增加,醛固酮减少。

可以看出,肾脏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本身就大大增加了肾病发生的机会。

如果妊娠24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说明肾脏出现了损害,医学称为先兆子痫。所以妊娠时要定期检测血压和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果尿常规蛋白有+号,24小时尿蛋白测定大于0.5g,即应降压等及时处理,密切监测尿蛋白和血压的变化。否则孕妇有可能出现视力模糊、头痛、抽搐等,不仅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引起早产,胎儿窒息,甚至危及母体的生命安全。

总之,怀孕时肾病的早期征象就是血压的增高和尿蛋白的出现。早期及时干预,不会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不良后果。


于大君
于大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