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围静脉疾病的无创检查方法有哪些?
周围静脉疾病的无创检查方法也包括很多,同样,其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具体如下:
一、应变容积描记:原理是将一根灌满液体合金的硅胶管包绕肢体受检部位,硅胶管两端有铜电极,肢体容积增大时,硅胶管拉长,液体合金内电阻增加,两端产生电压,通过电桥放大器可将肢体周径即肢体容积变化记录下来,此为应变容积描记(SPG)。根据此原理,可判断下肢静脉的通畅情况。
二、静脉再充盈时间或静脉压恢复时间:根据下肢肌肉收缩可促进静脉血回流的原理,利用PPG探头测定肌肉收缩后下肢静脉恢复时间(VRT),从而根据静脉血充盈时间的长短,判定静脉瓣膜功能的好坏。正常VRT≥23s。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良者,静脉再充盈的时间缩短,常小于20s。测试结果异常的,通过分别在膝下、踝部扎一止血带,再分别重新测试以判断浅静脉、交通静脉和深静脉瓣膜的关闭不全。止血带扎于膝下,VRT>23s,表示浅静脉功能不全;止血带扎于膝下,VRT<23s,再将止血带扎于踝上,VRT>23s,表示浅静脉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止血带扎于膝下,VRT<23s,再将止血带扎于踝上,VRT<23s,表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三、多普勒超声听诊:利用多普勒超声探头按一定方法,对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颈静脉、锁骨下静脉、大隐静脉、胫后静脉等进行静脉音听诊,并描记其波形。然后根据其声音和波形的变化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判断静脉内血流情况、瓣膜功能的好坏,协助诊断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周围静脉的无创检查还有其他方法,这里仅就最常用的方法作一般性介绍。在临床中,多普勒超声听诊应用的最为普遍,一般的医院都能进行此项检查,无需特殊设备,方便经济,可重复性强,但其检查的准确性易受检查者的主观因素及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较大。
本文是徐庆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