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晓勇 三甲
王晓勇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神经内科

抑郁症患者如何选药,减量,停药。

8227人已读
banner05.png

如果你不幸患了抑郁症,不要害怕也不要放弃,因为这个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大部分人再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都可以完全康复。抑郁症患者有两个可以依赖的对象,一个是医,另外一个是药。

先谈谈药这个依赖对象:

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有力武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改善睡眠,减轻躯体症状,得了中度以上的抑郁症,一定要坚持吃药。

服用抗抑郁症药总的原则是足量,足疗程,具体的方案则因人而异。

足疗程对于初次患上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要求服用一年左右的药物。

这个时间,如何来分配呢?一般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

急性期是服药前面两个月,是试药、找药阶段。

市面上的抗抑郁症药物多达20多种,医生开给你的抗抑郁症药物,不一定就适合你,所以这个阶段都是试药、找药阶段。

如果你运气好,第一次开给你的药就很对症,那么恭喜你,你找到了治疗你抑郁症的对症药物了。抗抑郁症药物,一般保守估计在四到六周起效的,最久两个月,即:八周。如果服用了八周了,药量也加大了,你仍旧感觉不到药物对你有任何的帮助,建议你和医生沟通,考虑换换药。

如果有疗效,就继续服用,继续服用则采取“足量”服用了,足量是慢慢的加到治疗量,也就是进入第二个阶段了。

如果没有效果,你的这个服药周期就必须稍稍延长一些了,换言之就是你找到合适的药物后,开始进行算起之进行巩固期阶段的巩固期时间。

巩固期就是足量期治疗期,也就是我们的药物起效了,仍然需要足量服用一段时间来巩固疗效。

在医生的帮助下,用足够的剂量来控制你的症状,到了这个时候,有些患者有可能完全感觉不到身上的症状了,而恰恰这时是药物控制了你,而不是你真正恢复了。基于这一点,大家不可以掉以轻心! 因为有很多患者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即:在服药后的两个月后,觉得自己没有症状了,就把药物一扔,完事了,殊不知这样过不了多久症状又会卷土而来了,实在是有点不应该和可惜。

所以到了这个阶段,越是没有症状,越是表明你恢复得好,药物又对症的时候了,那么此时就是巩固加量服用的时候,一般来说这个足量的巩固期是6到9个月时间。这就是所谓的一个足疗程之巩固期阶段。

巩固期完毕后,需要维持一段时间治疗。维持期一般用3-4个月的时间来逐步减量直至停药。减药的原则是越慢越好,一一般先减总量的1/4,维持一个月。如果期间一切正常,可以继续减总量的1/4,仍然维持一个月。如果减药期间有症状的波动,建议把药量再加上去维持一段时间。总之就是吃药时间越长越好。如果减药期间没有特殊情况,三到四个月就可以把药减完了,切忌突然停药。

如果是第二次发病,服药的时间就要相应的再延长。一般要按照巩固期的剂量。维持两年左右,如果这两年期间,症状都很稳定,比如睡眠好,情绪好,工作生活,社会交往都非常正常,就可以考虑按照之前的减药方法,慢慢的把药减掉,直至停止至停药。

如果是第三次发病或者是多次发病多次发病就不建议减药或者停药了,而是建议长时间的巩固或者是维持治疗。因为如果减药,就会反复发病,疗效就会越来越差。所以多次发病的患者建议终生长期服药。

中药调理和中成药治疗一般都是辅助作用,对轻中度抑郁症有一定的疗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再说说第二个依赖对象:医。包括医生的准确诊断,合理治疗方案,及时的病情观察和药物疗效以及相关副反应的评估。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不能找到靠谱的专科医生,是能否治疗抑郁症的关键因素。

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在服药期间最好能够做一段时间心理咨询或者是心理治疗。具体内容包括和心理医生建立相互信任的治疗关系,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和心理医生交流,对自己的发病原因,发病的表现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学会很好的放松训练方法。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很好的接纳自己的生活,身体,性格。一直到最终康复。社会环境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包括家庭和工作环境的支持。要形成良性的社会心态,家庭成员多理解,多包容,多支持都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王晓勇
王晓勇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