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庭性偏头痛——偏头痛引起的眩晕
近年来,耳石症和梅尼埃病这两个导致眩晕的疾病犹如“网红”,迅速在眩晕患者中打开了知名度,但发病率是梅尼埃病5-10倍的前庭性偏头痛却还“寂寂无名”。今天孙医生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这种非常常见的与偏头痛相关的眩晕疾病。
一、发病率
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率仅次于耳石症,在最常见的眩晕疾病中排名第二,是梅尼埃病的5-10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女性37.7岁,男性42.4岁,女性高发,女:男=1.5~5:1。
二、发病原因和机制
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前庭性偏头痛的发作可能与遗传有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基因病),与脑血管功能障碍导致的可逆性血管痉挛有关,三叉神经的眼支可能参与发病,可能与大脑皮层的扩散性抑制有关,也可能与一些神经递质、离子通道有关。总之,发病机制不明确。
三、临床表现
前庭性偏头痛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眩晕和偏头痛。
眩晕可以由食物诱发(吃某些东西)、视觉诱发(看强光、活动的画面如车流、人流、电视屏幕等)、体位诱发(体位改变,比如坐起躺下,易误诊为耳石症)、头部运动诱发(扭头、晃头等)、失眠诱发,也可由月经失调、压力等诱发,也可以没有诱发因素就发生眩晕。眩晕多为天旋地转感,持续5分钟至72小时(其中30%的患者持续几分钟,30%的患者眩晕持续数小时,30%的患者持续数天,10%的患者仅持续数秒钟),伴恶心、呕吐,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偏头痛多为一侧太阳穴周围搏动性跳痛,中到重度头痛,伴有畏光(害怕光,喜欢待在暗室)、畏声(怕听到声音,喜欢安静),有些人会有眼前闪光点、视物变形,日常活动使头痛加重。头痛与眩晕的关系不固定,可以发生在眩晕出现之前,可以伴随眩晕发生,也可以发生在眩晕之后。
除了眩晕和头痛外,有些患者还伴有耳鸣、耳闷(单侧或双侧,双侧多见),少数患者伴有耳聋,但耳聋程度较轻,不会出现进行性加重(这是前庭性偏头痛和梅尼埃病的重要鉴别点),也有患者会出现耳痛。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
四、诊断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除了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必须排除其它引起眩晕的疾病(限于篇幅,此处不附诊断标准)。临床上所做的听力学、前庭功能检查及头颅MRI等检查除了可以排除其它疾病,也可以帮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五、治疗
同梅尼埃病一样,此病没有根除方法,只能控制症状。眩晕急性发作期可以使用前庭抑制剂,其它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血管收缩剂、曲普坦类药物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不可自行购买服用。
六、预防
由于前庭性偏头痛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发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减轻压力:A.坚持有氧运动,每周3-4次,保持心率在100次/分以上并维持至少20分钟;B.按时进食,坚持吃早餐,防止低血糖;C.规律的睡眠。
(2) 控制情绪,保持乐观,避免焦虑。
(3) 避免过量的雌激素,包括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的替代治疗。
(4) 避免可诱发疾病的食物:①谷氨酸钠:味精、酱油、发酵类食物;②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食物;③奶酪、披萨;④香肠、烤肉、腌肉、罐头肉类;⑤豆类及泡菜、洋葱、橄榄;⑥坚果和一些水果,如无花果、葡萄干、木瓜、红李子。
(5) 饮食日记:记录头晕的发病时间及发作前24小时食用的食物。
注:
1.因每人的诱发因素不一样、身体情况不一样,可以通过饮食日记总结发现自己的诱发因素,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锻炼。
2.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多变,临床表现与梅尼埃病有重叠之处,有时可以与梅尼埃病同时出现,诊断比耳石症和单纯的梅尼埃病困难,有时需反复多次才能诊断,对自己的医生充分信任并按时复诊对诊断治疗疾病非常关键。
3.偏头痛有遗传倾向,儿童的眩晕有一部分是前庭性偏头痛的儿童期,需至耳科就诊。
相关文章请点击以下链接:
本文是孙淑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