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武勇 三甲
武勇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足踝外科

足跟频繁疼痛怎么回事?常见病因都在这里了!(上)

3609人已读

说起足跟痛,很多人都有过足跟疼痛的经历。尤其是早起刚刚下床的时候,脚一接触地面,就感觉到一阵钻心的疼痛从足跟涌上来。但在走路几步习惯之后,疼痛变得缓慢减轻。有时候,如果保持同一姿势久坐后突然站起身来,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形。这种病症,通常被称之为足跟痛。

IMG_202009251_085119442.jpeg

在门诊上,足跟痛患者涵盖了各个性别与年龄层,许多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可治疗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足跟痛让人饱受折磨,要想治疗足跟痛,就必须对这种病症进行详尽的了解。而引起足跟疼痛的原因,则有跖筋膜炎,跟下脂肪垫炎等几种。今天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了解,足跟痛的那些事。


1.跖筋膜炎


跖筋膜炎最为典型的疼痛即为在走路初始状态时的疼痛。通常来说,这种疼痛在稍作活动后即可缓解,但往往会在长时间运动后再次加剧。根据临床经验,高足弓,扁平足患者更容易患上此类疾病。

IMG_202009251_085126277.png

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当跖筋膜长时间承受大量作用力时,可能会诱发诸如炎症、畸变等诸多问题,久而久之就导致了跖筋膜炎的发作。不仅如此,在跖筋膜炎挛缩过程中所引发的跟骨附着性持续性牵拉损伤,会导致韧带、跖筋膜处的纤维不断累积,从而引起骨刺。


治疗

IMG_202009251_085133198.png

1.避免大量运动。

2.尝试通过冰敷缓解疼痛。

3.通过矫形器具来为足弓提供支撑。

4.如果以上治疗效果不理想,还可以尝试通过手术治疗。



2.跟腱炎


跟腱炎通常指由慢性跟腱劳损所形成的无菌性炎症,一般是由运动过度或不正确的运动方式所导致的疾病。一般来说,在短时间内对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施加过大的牵张力,或者突然进行持续性的高强度运动,都会导致跟腱炎的发生。

症状


通常为足部上方的酸痛、僵硬,运动会加剧上述症状。如果对肌腱进行挤压会造成强烈的压痛。


治疗


1.治疗跟腱炎,最重要的是避免过度运动对跟腱造成损害。在运动时应对跟腱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进行过多的运动才是治疗跟腱炎的根本方法。

2.通过支撑垫等医疗器具可以有效的抬高足踝,减少对跟腱的伤害。

3.当然,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情况的跟腱炎也有着较好的效果。


3.跟腱腱围炎


跟腱腱围炎主要的症状为在进行起跳落地等运动动作时所显现的,小腿发紧、疼痛等症状。通常来说,此类疼痛痛点不集中,以沿跟腱周围的压痛为主。通常来说,在痛点处还可以感受到硬块或索状肌束。跟腱腱围炎晚期由于与周围组织增生粘连,可以观察到跟腱处明显的增粗症状。


预防与治疗


1.运动前热身,避免长时间的行走运动。

2.运动后通过按摩、热水泡脚等方式,活血止痛。


4.跟骨滑囊炎

在人体的足部总共有三个滑囊,它们分别是跟腱后滑囊、跟骨后滑囊还有跟下滑囊。一般来说,滑囊炎的产生都与上述三个滑囊在压迫摩擦中的劳损有关。本段讨论的跟骨滑囊炎,就是由于跟骨部位长期经受大量、持续、反复的摩擦所引起的。

IMG_202009251_085139482.png

当然,除了慢性损伤积累,跟骨滑囊炎也可能因一次性的、大力量损伤造成滑膜小血管破裂引发。


症状


早期跟骨滑囊炎一般不会显现较强的疼痛,而是在足跟的后上方显现一个较硬质的红斑。当患者症状逐渐加重时,跟建上就会出现一个较大的红色肿块,并伴随较为明显的疼痛。


治疗


治疗跟骨滑囊炎,主要还是依靠滑囊的自动恢复。除去外用药物止痛,常用热水泡脚,避免高跟鞋、皮鞋等,小心运动对于治疗跟骨滑囊炎都是至关重要的。


5.Haglund病和跟腱末端病


Haglund病最早提出于1928年,是一种由于异常的跟骨上突与跟腱下滑囊机械性碰撞所引起的后足疼痛。通常来说,Haglund病还会伴随引发跟腱下滑囊炎、跟腱浅层滑囊炎、跟腱炎和跟腱腱围炎等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格外小心。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由于末端病的发病原因特点,Haglund病早期不伴骨质异常及畸形。


症状


一般来说疼痛主要出现在足跟处,疼痛的出现与运动强度有直接关系。查体时会发现跟腱两侧压痛和肿胀,跟腱止点处深压痛,足背屈时出现疼痛。通常来说,Haglund病还会引起跟骨后上结节的增生肥大,并引起突出部皮肤炎症。


治疗


1.更换鞋袜,抬高患肢,通过理疗与按摩缓解疼痛。

2.手术治疗。



武勇
武勇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足踝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