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肢端肥大,经郑佳平主任手术治疗后激素水平降至正常
38岁的崔先生正值壮年,却在6年前出现手足粗大、面容改变,日渐消瘦苍老,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经检查评估诊断为垂体瘤(生长激素腺瘤)。医院神经内镜中心郑佳平主任为其实施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
壮年男子手足粗大、面容改变,日渐消瘦苍老为哪般?
崔先生今年 38岁,虽然正值壮年,但却日渐消瘦,苍老的样子看起来倒像是位半百老人。而这还要从六年前说起。
崔先生从6年前开始逐渐出现手足粗大、面容改变,包括头形变长、眉弓突出、鼻大唇厚,鞋码从41码增加至43码,伴有多汗,并逐渐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日饮水量达3000ml、尿量较前明显增加,消瘦,体重下降5kg,当时测血糖14.7mmol/l,曾服“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平时饮食控制不严格,监测空腹血糖10mmol/l,餐后血糖18mmol/l,伴视物模糊。
患者手指(左)明显大于正常者
经查诊断为垂体瘤,航空总医院郑佳平主任内镜手术治好
近期,崔先生为求进一步治疗,到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就诊。医院神经内镜中心郑佳平主任接诊后,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化验生长激素明显升高,结合患者典型体貌,高度怀疑肢端肥大症。完善颅脑磁共振检查,磁共振平扫示:蝶鞍扩大,鞍底略下陷,垂体窝内见等T1、混杂T2信号影,高约4.3cm,最大截面约4.3*3.5cm,垂体柄向左侧偏移;磁共振增强扫描示:垂体窝内病变明显均质强化,该病变与颈内动脉关系密切。符合垂体瘤表现。
术前磁共振检查影像显示垂体瘤表现
郑佳平主任团队结合患者的查体、激素化验、磁共振影像、其他垂体功能检查、视力检查结果等综合评估,明确诊断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肢端肥大症。随后,郑佳平主任带领团队开会研讨,制定科学周密的手术方案,并顺利为患者实施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术中,郑主任精细轻柔操作,在神经内镜开阔视野直视下完整切除瘤体,手术顺利。
神经内镜下完整切除肿瘤
经过郑佳平主任的精细治疗和团队的悉心照料,崔先生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复查颅脑磁共振,影像显示垂体瘤已完整切除。手术后当日和术后第5天化验生长激素水平已降至正常。
术后复查颅脑磁共振显示瘤体已消失
【专家观点】经鼻内镜手术,3D模型预演,治疗垂体瘤疗效显著
郑佳平主任介绍,生长激素腺瘤是垂体瘤中十分常见的一个种类,患者的肿瘤细胞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发生在儿童骨骺闭合前表现为“巨人症”,发生在成人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其他类型的垂体瘤还可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等,影响患者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学习工作能力等。
郑佳平主任讲述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内镜中心郑佳平主任开展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可以在内镜开阔的视野下,直视下完整地切除肿瘤,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且手术微创,无外部切口,不留伤疤,术后恢复快。同时郑主任应用先进的三维建模、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个性化的实体模型,进行精准的术前计划,并且可以在模型上进行手术预演,模拟手术过程,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目前郑主任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好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垂体瘤患者,临床效果突出,广受好评。
【专家简介】
姓 名:郑佳平
医 院: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职 称:主任医师
职 务:内镜微创神经外科副主任
学 历:医学博士
出诊时间:星期一(下午) 星期三(下午)
专业特长:擅长垂体瘤个性化治疗、脑脊液鼻漏综合治疗、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狭颅症等先天颅骨畸形的内镜微创治疗,颅骨畸形的矫正。各部位梗阻性脑积水内镜治疗,重度脑室感染内镜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个性化治疗。
专家简介:东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内镜微创神经外科副主任。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学会微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专业特长为内镜微创治疗神经外科疾病。主刀完成各类微创手术3000余例,其中内镜垂体瘤切除术300余例,脑脊液漏修补100余例,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痛手术1000余例,脑积水内镜手术1000余例。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11篇,其中SCI收录5篇。
本文是郑佳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