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酒能得“精神病”是真的吗
“哎呀,隔壁老王大哥喝酒得了肝硬化,都吐血了。”
“是嘛?我家亲戚喝酒后得病,去医院做心脏支架了。”
“喝酒也能得股骨头坏死,可得少喝啊。”
??“这么严重啊?我还听说能得精神病呢,也不知道是真的吗?”
“喝酒咋能得精神病呢,睡一觉醒酒不就好了嘛。”
酒精是早已公认的成瘾物质,中国是以“酒文化”而著称的国家,饮酒往往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节日、婚庆或生日聚会等场合更是“无酒不欢”。中国酒精饮料的消费增长速度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都快,随着经济的发展,酒精饮料的生产速度稳步增长,与此同时酒精相关的伤害也进一步加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中国男性中,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为6.9%,女性为0.2%。长期大量饮酒可产生的相关问题主要表现为酒依赖、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可以预计饮酒相关问题将很快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
酒精的药物作用
酒的基本药物作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酒精吸收的部位主要是在小肠,约占75%,其余25%被胃吸收,酒精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经乙醇脱氢酶氧化成为乙醛,再经乙醛脱氧酶氧化成乙酸,进入枸橼酸循环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什么是酒依赖?
酒依赖是由于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可连续或周期性出现以体验饮酒的心理效应,有时也为了避免不饮酒所致的不适感,这种渴望常很强烈。
酒依赖者的饮酒方式比较固定,如晨起活在不应该饮酒的时间和场合饮酒,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维持体内的酒精浓度,以免出现戒断症状。他们把饮酒作为第一需要,为了饮酒可以不顾一切,可以使用任何手段,他们明知道继续饮酒的严重后果,但自己难以控制。
长期饮酒者对酒的耐受性增加,表现为饮酒量增加,常被人形容为“可以把同桌的人都喝到桌子底下”,但在晚期,由于肝功能受损,耐受性反而下降,通常表现为“一喝就醉,但又不喝不行”,明知道应该少喝酒,但不能自控。
酒依赖者突然停饮可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震颤、恶心、大汗淋漓、情绪不适、烦躁、焦虑、抑郁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3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分类
急性酒精中毒。酒精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抑制大脑皮层,皮层下释放,则出现松弛感,使情绪释放出现欣快而轻佻。常常会出现“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酒后吐真言”、对人举止轻浮等现象。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抑制也进一步加深,出现醉酒状态,精神活动、语言及运动抑制也加深,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心跳抑制甚至死亡。
单纯性酒戒断反应。一般发生在戒酒后6-12小时,开始于手抖、出汗、恶心、继之焦虑不安,有强烈的饮酒渴望,此时如果没有继续饮酒,症状将逐渐增加。在断酒后24-36小时,可见发热、心悸、唾液分泌增加、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戒断反应在48-72小时左右达高峰,继之症状逐渐减轻,4-5天躯体反应基本消失
酒精性癫痫。大约30%患者在戒酒期间出现癫痫样痉挛发作、意识丧失、四肢抽搐,一般5-15分钟意识恢复,也有患者在饮酒期间发生抽搐。
酒精性幻觉症。酒依赖者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视幻觉、触幻觉、听幻觉或各种错觉。幻听多为言语性,内容均为对患者不利的言语,如责骂、威胁等;幻视多为矮小性幻视,如看到小动物、小虫子等。
酒精所致妄想症。酒依赖者易出现嫉妒妄想与被害妄想,常表现为怀疑自己配偶对自己不忠实,如老年男性患者常怀疑自己的妻子与青年男子有暧昧关系,甚至怀疑妻子与少年儿童相爱,也有的会出现恐惧、害怕等情绪,认为有人要害自己,处于极度恐惧之中。
酒戒断性谵妄。表现意识模糊、大量的错觉、幻觉,全身肌肉有粗大的震颤、大汗淋漓、发热、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此时若处理不当,死亡率在5%左右。
另外长期饮酒还可导致痴呆、人格衰退,大约有80%的酒依赖者曾出现了强烈的抑郁体验,其中约35%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4
酒精导致的躯体症状
常年累月大量饮酒,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可引起各脏器的损害,表现在脑、神经系统、肌肉、心脏、肝脏、胰脏、消化道等器官并发症,猝死的危险因子中,酒精依赖是主要因素之一。
5
患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应该如何治疗?
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应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首先在医生的指导下戒酒,以免突然停酒产生戒断反应、危及生命,同时医生会根据其躯体状况及精神状态给予药物及心理治疗。
家属在家中一旦发现他/她的精神、身体状况出现异常,不要以为下顿不喝或者过几个小时醒酒就没事了,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自行在家戒酒,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6
他/她总是复饮,家属要怎么办?
首先要督促患者持续服药,不可自行停药。家属要做好护理工作,观察好患者的心理、精神及躯体状况,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从心理、生理上戒酒,远离酒的环境,寻找适合“酒”的替代物,在家中一旦复饮并出现病症及时来院就诊。
7
如何预防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首先,要提高对长期大量饮酒危害性的认识,文明饮酒,不劝酒、不酗酒、不空腹饮酒、不喝闷酒,避免以酒代药产生酒瘾。
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控制饮酒!控制饮酒!控制饮酒!
本文是毕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