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马观花之泌尿系疾病:肾细胞癌(2020)

肾细胞癌源于肾脏近曲小管,是成人最常见的肾脏肿瘤, 占所有肾肿瘤的90–95%,男女比例1.5:1,60-70岁好发。主要治疗:肾脏部分或根治性切除。如早期,5年生存率65–90%。多数无症状。血尿,腰疼,腰腹肿块是肾癌三联症,是肾癌较晚表现。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肾细胞癌的症状和体征有肾癌三联征:血尿,腰痛,肿块。发生率10–15%,提示肾癌晚期。现多无症状,在体检或其他不适检查时偶然发现。其他症状有: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男性精索静脉曲张。肾外表现(副瘤综合征):与肿瘤的激素样物质分泌或机体的肿瘤免疫反应有关,约20%患者出现。包括高血钙,红细胞增多症,贫血,血小板增多症,高血压,低热,肝功能异常,继发性淀粉样变,血沉增快。
肾细胞癌的危险因素有:生活方式(吸烟,肥胖,高血压);职业因素(接触化学品,石棉,镉,铅,含氯溶剂,石化产品,多环芳烃);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子宫切除女性发病率增加1倍;适量酒精摄入,可降低发病率。直系家属有肾细胞癌史者,增加2-4倍发病危险。基因相关疾病增加发病危险,遗传性乳头状肾癌,遗传性平滑肌肉瘤,家族性乳头状甲状腺癌,冯希佩尔林道病 (von Hippel-Lindau disease),镰状细胞病。获得性囊性肾病(透析后),发病危险增加30倍。
肾细胞癌的病生理:源于肾近曲小管,属腺癌。分2个亚种,散发型和遗传型。与3号染色体短臂的突变有关,也与肿瘤抑制基因(VHL和TSC)或癌基因如c-Met有关。
肾细胞癌的诊断:症状,体征和病史(风险因素),生化检验,查体(有无肿块)。影像学是重要的诊断手段,超声,CT,MRI。
肾细胞癌分类:透明细胞癌60-70%,乳头状细胞癌 10-15%, 嫌色细胞癌 3-5%。
肾细胞癌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全血细胞分析,生化检验。可有肝酶变化,血钙升高。
肾细胞癌的影像学上表现为肾脏实性占位,突出肾轮廓,边缘不规则或分叶状。85-90% 实性占位最后确诊肾细胞癌。囊性肾病变也可能是肾细胞癌。10%,肾细胞癌有钙化。肾脏囊性病变依Bosniak分级系统,1级,单纯肾囊肿;2级,分隔,钙化;3级,厚壁;4级,强化结节。3级和4级,肾细胞癌的可能性较大。增强CT是主重要影像学方法:区别囊实性,占位定位,分期,与周围器官关系,肾细胞癌转移(肾静脉,淋巴结,下腔静脉)。现在CT技术可在细胞层面进行诊断描述。超声在早期发现诊断有作用,可确定实性或囊性。经皮穿刺活检,有转移种植风险。如造影剂过敏,不能行CT增强,可行MRI检查。IVP现很少做。肾动脉造影可术前了解血管,肾动脉栓塞。
肾细胞癌分期是最重要的预后指标,依AJCC美国癌症联合会TNM分期系统。
病理上肾细胞癌,大体标本呈黄色,分叶状,肾皮质,中部有坏死,出血和瘢痕。显微镜下,4种亚型:透明细胞癌75%, 乳头状癌15%, 嫌色细胞癌5%,集合管癌2%。肾细胞癌分级采用1982年,Fuhrman分级系统,grades 1, 2, 3, 4 细胞核分级法。
肾细胞癌的预防:减肥降低风险。
肾细胞癌治疗:如肾癌已扩散肾脏外,多种疗法,手术和药物。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对免疫治疗有效。密切监测和观察等待适用于小肾占位,高龄手术风险高者。
肾细胞癌的手术:根治性肾切除,肾部分切除术(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如肿瘤位于肾内,90%可获治愈。根治性肾切除应切除患肾,肾周脂肪,肾周筋膜,肾上腺,区域淋巴结清扫,腔静脉,肾静脉癌栓取出术。减瘤性肾切除术,转移瘤切除术,肾动脉栓塞术。手术方式有:开放手术,腹腔镜,手辅助腹腔镜,单孔腹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腹腔镜冷冻和射频治疗适用于小肿瘤,不能耐受手术者,一般肿瘤小于3.5cm。射频时,组织温度高于50度。冷冻治疗探针含化学冷冻液。
肾细胞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激发患者的肿瘤免疫,靶向治疗药物抑制促进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生长因子。主要药物有:贝伐单抗,阿昔替尼,苏尼替尼,索拉非尼,Nivolumab,Cabozantinib,Everolimus,Lenvatinib,Pazopanib,Tivozanib,Temsirolimus。白介素2,Interleukin-2 (IL-2)曾用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副作用大。 a干扰素Interferon-α现已少用。即将用于临床的免疫治疗药物有:atezolizumab, varlilumab, durvalumab, avelumab, LAG525, MBG453, TRC105和savolitinib。
肾细胞癌化疗只有4-5%的有效率,持续时间短。辅助治疗对肾癌无效。新辅助治疗,有争议,支持者认为可缩小肿瘤或降期有利于手术。25–30%肾癌在诊断时已转移,最常见转移至淋巴结,肺,骨,肝和脑,预后差。2008年,转移性肾细胞癌平均生存期是1年,
2013年,提高到22个月,此与靶向药物的应用有关,但5年生存率仍低于10%。放疗和化疗可缓解转移症状。
肾细胞癌预后,多因素影响,分期最重要。2001-2002,NCDB统计,5年生存率,1期,81%;2期,74%;3期,53%;4期,8%。分级,5年生存率,1级,89%;4级,46%。
肾细胞癌流行病学:男女比1.6:1,65岁后多发。亚洲人比白人低,非洲人最低,非裔美国人发病率最高。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
本文是叶海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