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痤疮”伤了你
近日收到新书《别让“痤疮”伤了你》,是“陈彤云70年治验心得”丛书之一,由曲剑华教授、刘清教授主编。时尚的版式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书中解析了陈彤云先生治疗痤疮的临证经验和典型病例。全书包括痤疮患者知识问答、看清痤疮的本质、痤疮的“罪魁祸首”、贴心医生来支招、名老中医开药方及简便疗法与实用保健六部分,为痤疮患者提供了详实的指导。
告知老师新书收到,老师回复“看完指正”,一贯的谦和、风趣。边阅读学习,边翻出跟师时的笔记和资料,一张张被“痤疮”伤了的年轻脸庞跃然纸上,痤疮给年轻的孩子带来无限烦恼。每一位患者总是愁眉苦脸的来,但在老师的治疗后总会高高兴兴的去。
下面以一则跟师时,老师治疗痤疮的病案,向老师70余年的临证经验致敬。
典型病案
初诊,2014-6-4,患者,女,23 岁,主诉:颜面反复起疹1年余,加重2个月,伴痒痛。面颊、下颌可见红色炎症性丘疹,囊肿、结节,部分融合成片,可见脓头,颜面脂溢明显,局部毛孔粗大。喜冷饮,食纳可,夜眠可、月经量少,色暗伴血块,末次月经30/5,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诊断:痤疮;中医辨证:湿热毒盛,痰瘀互结;治则:清热除湿,活血散结。处方:茵陈20g、连翘30g、野菊15g、黄连10g、黄柏10g、丹参30g、当归10g、川芎6g、 益母草15g、泽泻10g、虎杖15g、百部10g、北豆根6g、荷叶10g、土茯苓30g、僵蚕10g、大黄3g。外用复方化毒膏。
二诊, 2014-6-11,面颊、下颌皮疹疼痛减轻,皮疹色暗红,炎症丘疹、脓头略减轻,囊肿结节,未见明显变化,颜面脂溢仍较重,食纳可,夜眠可、 大便2-3 日一行。末次月经30/5。舌红苔黄薄腻,脉弦滑。上方加泽兰10g、龙胆草10g。仍外用复方化毒膏。
三诊,2014-6-25,双颊部仍有新发炎性丘疹,并可见结节、囊肿及暗红色色素沉着斑。颜面脂溢减轻,食纳可,夜眠可,腹胀,大便2 日1 行,偏干。末次月经30/5。舌尖红,苔黄腻,脉滑,上方加浙贝10g、生牡蛎30g、生枳壳10g。
四诊,2014-7-9,脓头及囊肿吸收,暗红色色素沉着斑,仍有少量新发皮疹。食纳可,夜眠可,腹胀食少,大便2 日1 行,末次月经3/7。舌红、苔黄薄腻,脉弦滑。处方:上方去龙胆草、生牡蛎、生枳壳,加神曲10g、焦山楂15g。
五诊,2014-7-23,囊肿结节大部分变平,色素沉着斑变浅。少量新发皮疹。颜面脂溢轻度。食可,夜眠可,大便正常,末次月经3/7。舌红、苔黄薄,脉滑。处方:茵陈20g、连翘30g、野菊15g、黄连10g、黄柏10g、丹参30g、当归10g、川芎6g、 益母草15g、虎杖20g、百部10g、北豆根6g、 大黄3g、泽兰10g、 生白术30g、茯苓10g。
六诊,2014-8-13,面部皮疹基本消褪,留有浅褐色色素斑,食纳可、夜眠可、大便正常。
陈老临床上将痤疮分为八型辨证,临证时因人、因时、因症灵活用药。问诊时强调饮食、起居、二便、月经情况。
本病案属胃肠湿热、痰瘀互结, 年轻人生活条件优越,衣食无忧,嗜食膏粱厚味,以致积滞实证、湿热、实火及热症居多。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发病。方用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加减,面部脂溢明显,毛孔粗大,加荷叶;生山楂、神曲来健脾消积去脂。伴有月经量少后错,月经前期往往新生皮疹较多,加用泽兰;月经色暗有血块,加益母草;痛经可加元胡;囊肿、结节较多者加土茯苓、浙贝、生牡蛎、僵蚕。
陈老在用药治疗的同时,每个患者发一张宣教单,强调生活起居的规律,重视情志的影响,加强面部清洁护理,同时也十分注意饮食调理,忌食高脂、油炸类食物,忌食辛辣、腥发之品,忌高糖类食物及补品,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陈老无偿捐献给医院的“金花清爽系列”验方产品,也可用于痤疮的护理。
《别让“痤疮”伤了你》,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治疗痤疮的中成药、家庭自制面膜、食疗及实用简单的保健方法,如果你想了解痤疮,如果你脸上有“痘痘”,欢迎到书中一游。
本文是韩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