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姜斌 三甲
姜斌 副主任医师
徐州市中心医院 小儿外科

孩子夜间遗尿怎么办?

1891人已读

“谁小时候还没画过几幅地图啊!”


“你画过吗?”

“画地图?”


“嗯,就是尿床,明白了吗?”

mmexport1600740941576.jpg

尿床是俗称,学名遗尿(nocturnalenuresis,NE)



遗尿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国际小儿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hildrern Continence Society,ICCS)和世界卫生组织将儿童5岁以后,每月至少发生1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且持续时间>3个月,定义为遗尿。



所以遗尿的诊断标准是:年龄≥5岁,尿床次数每月≥1次,持续时间>3个月。



遗尿的原因比较复杂,目前研究结果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延迟、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昼夜分泌节律失调、睡眠觉醒机制障碍、遗传因素、膀胱功能紊乱、外周神经系统及脊髓对膀胱的控制异常等综合因素相关。

mmexport1600740944373.jpg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觉醒障碍。遗尿的孩子夜间睡眠比较“沉”,不会被充盈的膀胱“憋”醒。即使是被叫起来排尿,也是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完成的,不会完全清醒。



二是夜尿增多。人体内有一种调节尿液生成的物质叫“抗利尿激素”,这种激素的分泌存在晚上多白天少的昼夜节律,使肾脏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明显减少,以便人能够安稳的睡眠。但是遗尿症的孩子往往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当夜尿增多超过膀胱容量时,即会出现尿床。



三是膀胱功能紊乱。正常人膀胱在储尿的时候是不收缩的,但有些遗尿的孩子睡眠状态下膀胱会不自主收缩,同时伴有尿道括约肌不自主松弛,导致遗尿。



遗尿的危害不只是尿湿几床被子的问题,遗尿症如不及时治疗,会使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严重影响身心健

mmexport1600740946693.jpg

康,甚至产生精神障碍、情感障碍和社交障碍。






目前,遗尿症的治疗策略包括生活管理、心理行为治疗、觉醒训练和药物治疗。



生活习惯的改善是治疗儿童遗尿的基础,某些夜遗尿儿童仅经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调整,夜遗尿症状便可消失。



1、饮食习惯:应避免辛辣刺激、含咖啡因或茶碱类的食物和饮料,晚餐宜早、清淡少盐。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



2、饮水习惯:保证日间液体摄入,尽量将全天饮水量前移至日间,睡前2小时不再饮水及食用粥、汤、牛奶、水果等含水分较多的食物。



3、睡眠习惯:养成午睡习惯,晚上早睡,避免过度兴奋、过度劳累,以防夜间睡眠过沉,膀胱充盈时难以觉醒。



4、排便习惯:睡前排空膀胱,避免便秘。便秘会引起结肠粪块堆积,压迫膀胱减少膀胱容积,导致膀胱过度活动。



如果调整生活习惯后1个月,遗尿症状如无改善,则应该根据遗尿症的类型考虑进行觉醒训练或药物治疗。



觉醒训练是应用遗尿报警器唤醒尿床时的孩子起床排尽余尿,由此逐渐建立起膀胱充盈和大脑觉醒之间的联系。这样反复训练使孩子最终能够自己感受到尿意而自觉醒来排尿。



治疗遗尿的一线药物是去氨加压素(DDAVP),主要用于夜尿多的孩子。去氨加压素是一种天然抗利尿激素,主要作用之一是减少夜尿量,以避免孩子入睡后因膀胱过度充盈出现遗尿。

mmexport1600740949177.jpg

遗尿的治疗需要家长充分配合。家长要理解孩子,不要责骂孩子,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这样才能让孩子尽早摆脱这一疾病的困扰。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姜斌
姜斌 副主任医师
徐州市中心医院 小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