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唐涛 三甲
唐涛 主任医师
湘雅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为什么中医会告诉您:重症肌无力与脾虚有关?

2805人已读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乙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受体病, 主要临床特征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 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全身肌肉均可受累, 以眼肌为主。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肌无力危象, 甚至危及生命 。

中医历代典籍未对重症肌无力进行系统的记载根据其表现不同,可将其分属不同的中医病症,如眼睑无力或下垂,属“睑废”或“睑垂”;复视属“视歧”;吞咽困难、饮水咳呛、言语无力、发音不清等则属“喑痱”; 抬头无力属“头倾”;四肢瘫软无力属“痿症”;肌无力危象则属“大气下陷”。

中医一般将重症肌无力归属痿病。《灵枢·口问》曰:“胃不实则诸脉虚, 诸脉虚则筋脉懈惰。” 《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四肢不得禀水谷气,,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强调眼睑下垂四肢痿软乏力都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能充养肌肉所致。所以,大多数医家都将脾胃虚弱,中气亏虚,气虚下陷作为重症肌无力的核心发病机制

当然,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其他脏腑的正常功能都需要其充养,支持,所以临床中也可能出现其他脏腑虚损,气、血、津、精等物质代谢异常的症状体征,出现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脾肾虚损,先后天失养、肝气血亏虚,体用失调、脾气虚损,肝肾不足、脾胃亏虚,玄府气液郁闭、宗气虚滞,神气失达、奇经亏虚,络脉虚滞、脏腑虚损,湿浊、瘀、毒内蕴等观点,发展、丰富了重症肌无力辨治体系。而且也有利于重症肌无力诸多症状的针对性处理,比如肝血不足导致复视、斜视;肾为胃关,伤肾则吞咽困难;肺肾不足则声低不清,气息断续;心血亏虚则心悸、失眠;抬头无力,腰背酸软则是脾肾阳虚;吞咽困难则因肺气不利。

总之,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与发展与脾胃虚弱关系密切,同时由于脾胃在中医的脏腑系统中地位重要,会在此基础上导致肝、心、肺、肾等脏腑功能异常。因此,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时需要在重视培补脾胃的基础上,其他脏腑功能的调整,才可能得到满意的疗效。

下期将跟大家聊聊为什么补中益气汤能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敬请期待。

唐涛
唐涛 主任医师
湘雅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