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7+3”治疗方案研究的新进展吗?
让我们理性和历史的来看待这个问题,的确有很多人试图改进“7+3”方案(即7天阿糖胞苷+3天柔红霉素)并在临床试验中付诸实践,但结果大多失望的发现其收效甚微。近期血液病学家Buchner汇总了欧洲的多个研究试验的结果并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权威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该研究试图通过将额外的药物与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一起使用来改善“7+3”方案。他们使用的标准对照是3天60mg/m2柔红霉素和7天100mg/m2阿糖胞苷进行诱导,再加上3个疗程大剂量阿糖胞苷(HiDAC)进行巩固治疗。
该研究调查分析了多个对“7+3”的各种可能的改进的临床试验,分别为添加依托泊苷或硫代鸟嘌呤;给予2个诱导周期;分级或连续使用HiDAC进行诱导和巩固治疗;自体与异体干细胞移植对比。然而不幸的是,这些变化均未使患者的疗效得到明显改善。实际上,来自不同试验的所有生存曲线都是可叠加的。因此,有人可能会问,基于既有的化疗思路对“7+3”化疗方案进行修饰的策略是否可能是“希望胜过经验”。有人还可能进一步想到,我们可能没有使用正确的新型药物,抑或是在AML治疗期间在错误的时间添加了它们。这些考虑和疑惑是合乎理性思辨和科学精神的,事实上血液病学家和药学家等多学科正联合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至少有2种对标准诱导方案的改进确实显示出一些好的趋势。已有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克拉屈滨(一种抗腺苷脱氨酶的脱氧腺苷类似物)被添加到“7+3”方案在后,治疗组中的部分患者显示出了更高的总体生存率。但由于某些原因,该药物尚未被纳入标准实践中。在某些临床试验中,吉妥单抗(一种以CD33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添加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益处。以上研究的临床应用结论值得期待。
本文是周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