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面积脑梗死的康复
52岁男患,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吞咽困难,于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行颅脑MR检查示“左侧大脑半球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多发近期梗塞灶”,对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调脂等药物治疗10天,病情平稳后转入康复医学科。入康复科时患者精神状态不佳,嗜睡,体力弱,患病以来持续卧床;言语欠清,留置胃管,时有咳嗽、有痰咳不出。
患者9年前曾患腔隙性脑梗死,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6年前曾患脑干梗死, 遗留右侧肢体肌力稍差、走路不稳; 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控制可,冠心病不除外,未系统诊治;吸烟30余年,无饮酒史。
入康复科后给予患者及家属康复护理指导,加强翻身扣背,避免肺内感染进一步加重,预防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1、针对肢体运动障碍,给予床旁运动疗法及关节松动训练、 低频电治疗及针灸,给予颅脑超短波改善颅脑循环;逐步抬高床头——练习床上、 床旁坐位——练习床旁站立、床轮椅转移,避免体位性低血压;10天后,患者可坐轮椅下楼行康复治疗,逐渐增加电动起立床训练、作业疗法及手功能训练、经颅磁刺激 磁疗等,促进右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患者右侧肢体肌力及肌张力较前逐渐增高, 给予超声、蜡疗降低肌张力;经系统康复60天,患者由坐到站,由站到走,逐渐可在家属扶助下短距离行走。
2、吸入性肺炎治疗: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每2小时翻身、扣背、排痰,保证入液量,适量吸氧,双肺部超短波促进炎症吸收,肺功能训练增强肺功能;鼻饲饮食避免吸入性肺炎;患者咳嗽、咳痰逐渐缓解,肺功能明显改善。
3、中枢性面瘫治疗:给予右面部电子生物反馈改善面部运动功能。
4、吞咽障碍治疗:指导患者家属鼻饲饮食、制定饮食及饮水计划,给予咽部电子生物反馈改善吞咽功能,随着吞咽功能逐渐恢复,指导患者逐渐经口练习吞咽食团、水等,2个月后拔除胃管,全部经口进食,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
5、言语障碍治疗:给予言语训练改善言语功能,言语欠清较前改善,吐字较前清晰。
6、辅助药物治疗:给予患者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病程满20天时停用)、调脂、抗炎 (3周)、化痰、扩气道、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降压、营养心肌等对症药物治疗。
患者治疗3个月,右侧肢体运动功能、肺功能、右面部功能、吞咽功能、言语功能明显改善,已拔除胃管,可自主进食,吸入性肺炎治愈,可在家属扶助下短距离行走,遗留平衡功能稍差。
——本文节选自马跃文主任主编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疾病病例精解》 ,具体治疗剂量详见本书。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