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后必读
发表者:庞文正 人已读
定义
骨 髓 增 生 异 常 综 合 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
疾病前面有4个定语,分别描述了疾病的起源,预后和疗效的差异性,累及的细胞种类以及疾病性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这是一组预后差异很大的疾病,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近年来人们试图从基因突变的角度去解释,也就是说不同个体间,突变的基因不同,是可能造成疾病预后差别的一个原因。为了研究这背后的基因差别,人们通过染色体核型分型,荧光 原位杂交(FISH),PCR,基因芯片的众多生物学技术,通过骨髓标本进行检测,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将这一组疾病进一步细分,医学上叫做危险分层,要把好治疗的和不好治疗的分开,从而指导临床医生做出不同的治疗选择。
这是3种临床常用的分层方法,其中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以及它的修订版,在这个评分系统中,把MDS患者分成低危,中危-1,中危-2,高危,对于低危和中危-1的患者首先选择的是促造血或是免疫调节治疗,治疗强度低,副作用相对较小,其中常用的药物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来那度胺,如果患者以贫血为主,且EPO水平≤500Iu/ml,可以选择EPO 10000u 3次/周皮下注射,连续观察3-4月,如果有效可继续使用,如果无效,可转成来那度胺10mg 1/日口服,21d一个疗程,观察3-4月,如果有效继续服用,如无效可转成去甲基化药物,或是骨髓移植。如果患者具备5q-(染色体检查出现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可以伴有其他一条染色体异常,但是不能是-7),首选来那度胺治疗,方法同上。如果是中危-2或是高危患者,推荐高强度治疗,包括阿扎胞苷,地西他宾,CAG方案化疗,并根据年龄,身体条件选择骨髓移植治疗。因为这部分患者向急性白血病转换的风险较高,需要积极干预,对于低危患者,目前有观点认为如果早期使用去甲基化药物比如阿扎胞苷等的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本文是庞文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