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再谈“黄褐斑”(上)

发表者:常毅 人已读

今天从头聊聊黄褐斑黄褐斑的患者较多、困惑较多、问题较多,我们希望能让对此有困扰的患者,更多的了解这个疾病。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整形外科常毅

这两次的更贴会稍偏学术,这一篇围绕发病原理和机制,下一篇围绕治疗。受众可能较窄,希望你可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人。

为什么会长黄褐斑

image.png

褐色斑块 分布对称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主要影响女性,特征是面部对称、褐色或深褐色斑疹或斑块,有时也出现在颈部、胸部和前臂。由于经常发生于孕妇,因此也被称作 “妊娠斑”。

image.png
image.png

现实中的黄褐斑

image.png

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多因素的情况,是由表皮、真皮和细胞外基质的色素稳态被破坏导致。当色素的产生总和大于色素代谢总和时,黑素体就会聚集在真皮乳头层或者真皮深层,形成色斑。

image.png

这里所谓的复合型肝斑就是我们说的黄褐斑

黄褐斑三大重要发病因素分别是遗传易感性、紫外线照射(为啥我总是反复和你们强调一年365天都要防晒)和性激素水平变化(为啥怀孕期间和围绝经期容易产生黄褐斑【1】。色斑处血管增生、皮肤炎症及屏障功能紊乱可能也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因此黄褐斑一定要注意上妆和卸妆的频次和手法,减少摩擦)【2】。①遗传易感性是黄褐斑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所有人种均可患黄褐斑,但发病率存在人种差异,深肤色人种(我们III/IV型肤色比例较多,不属于肤色很浅的范畴)发病率较高,有家族史的患者容易出现治疗抵抗,迁延不愈;②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被认为是引起黄褐斑发生及加重的主要因素,但不是黄褐斑发病的唯一因素;③妊娠、口服避孕药及激素替代治疗等是最常见的黄褐斑诱发因素;④色斑处真皮组织中小血管的数量及体积显著增加;⑤表皮屏障功能下降,表皮屏障功能下降,进而使色素屏障功能减弱,黑素代谢紊乱,使黑素颗粒在表皮沉积【3】。

image.png

黄褐斑的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基底层和棘层黑素颗粒增加,但无黑素细胞增殖。皮损处黑素细胞树突数量增多,长度增加,电镜显示黑素小体散在布满黑素细胞中,表明黑素细胞功能明显活跃。皮损早期可见明显血管充盈,真皮组织中小血管的数量及体积显著增加,血管相关表达因子及部分炎性因子的表达增加。最新研究证实,黄褐斑皮损处存在基膜带受损、肥大细胞增多及真皮弹性纤维变性 【4】。以上研究表明黄褐斑的本质可能系先天存在某种缺陷的黑素细胞对外界轻微刺激产生的一 种炎症反应,导致黑素过度增加的一种损容性皮肤病

黄褐斑的病理机制复杂,并且还未被全部探索清楚,因此黄褐斑才被称为“斑中之王”。同时,也并没有单一特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结果。


参考文献:

1. Passeron T. Melasma pathogenesi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 an overview of the latest research.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3 Jan;27 Suppl 1:5-6. doi: 10.1111/jdv.12049. PMID: 23205539.

2. Im S, Kim J, On WY, Kang WH.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alpha-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 in the lesional skin of melasma. Br J Dermatol. 2002 Jan;146(1):165-7. doi: 10.1046/j.1365-2133.2002.4513_3.x. PMID: 11852920.

3. 《2015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

4. Kwon SH, Na JI, Choi JY, Park KC. Melasma: Updates and perspectives. Exp Dermatol. 2019 Jun;28(6):704-708. doi: 10.1111/exd.13844. Epub 2018 Dec 21. PMID: 30422338.


image.png

门诊信息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周二、周四、周五下午

周六上午

医疗美容门诊



本文是常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