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涉及到的重要血管及脏器多,手术复杂,风险较高。
胰十二指肠相关解剖
胰腺是呈条带状的腺体器官,成人胰腺长约12-20cm, 宽约3-5cm,重约70-120g,
位于上腹部,胃的正后方,小肠上方。
胰腺分为头、体、尾三部分。
胰头被十二指肠包绕,胰体位于胃后方,胰尾位于脾门附近,
胰头下缘的一部分包绕肠系膜上血管,称为钩突。
胰腺实质内有胰管,通过胰管将消化酶排入十二指肠,
胰管在十二指肠的开口部位称为Vater壶腹,
肝脏分泌的胆汁经由左右肝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
远端胆总管一般在Vater壶腹部与胰管汇合。
如果肿瘤位于胰头或壶腹部则可阻碍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患者即可出现黄疸及皮肤瘙痒症状。
胰腺的功能
胰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各种激素和消化酶,即所谓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激素主要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二者影响血糖水平),
消化酶的主要功能是协助消化食物,主要是脂肪。
尽管胰腺手术会切除一部分胰腺组织,但胰腺的上述功能通常可以被保留,少数情况下会出现血糖升高。
如果残留的胰腺不足以分泌消化所需要的消化酶,须口服药物(胰酶)替代治疗,一般在饭前服用。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适应症:
1、胆总管中、下段癌;
2、Vater壶腹癌;
3、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4、胰头癌;
5、严重胰十二指肠伤。
手术切除范围(图中离断部分):
远端约40%的胃、整个十二指肠、约12cm的空肠、胆囊、胰头
消化道重建包括: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
由于胰腺柔软,胰管细小,最困难最容易发生漏的即是胰肠吻合。
吻合操作示意图如下:
消化道重建完成后示意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见并发症
(1)胰漏
胰液从胰肠吻合口漏出,为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约为10%~45%,多数为生化漏(A级),可自行愈合,对患者无明显影响。
B级和C级胰漏发生率约5-10%,是引起术后感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时需再次手术处理,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2)术后出血
包括腹腔出血和消化道(胃肠)出血,发生率约为10%,
多数可自行愈合,对患者无明显影响,
极少数严重时需再次手术处理,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3)胆漏
胆汁从胆肠吻合口漏出,发生率约为5%
多数可自行愈合,对患者无明显影响,极少数严重时需再次手术处理。
(4)胃排空延迟
患者术后进食发生恶心、腹胀、腹痛、呕吐等,发生率约为10%,
一般可自行恢复,所需时间长短不一,数周或数月。
(5)感染
主要包括腹腔感染,肺部感染等,发生率约为10%。
多见于年龄偏大、黄疸较重、营养较差的患者,
多数在高级抗生素的作用下可控制,
极少数会导致胰漏、胆漏、术后出血、感染性休克等,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是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不管是开腹还是腹腔镜微创手术,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约30%,死亡率约1-2%。
近年来,LPD可行性、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患者恢复明显快于开腹手术。
本文是陈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