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陆明晰 三甲
陆明晰 主任医师
邵逸夫医院 肾内科

未雨绸缪——为优良的血管通路保护血管

1293人已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肾内科陆明晰



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

是慢性肾脏病可能走向的结局,相当部分尿毒症患者需接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非常理想的血管通路,而建立动静脉内瘘则需要患者自身具备良好的动脉和静脉血管。




血管资源对于个体而言是有限资源,因此在进入血液透析状态之前就要注意开始保护自身的血管(动脉和静脉),尤其是双上肢血管,因为60%以上的上肢动静脉是适宜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



什么时候开始保护血管呢?


一般认为,对于进入慢性肾脏病3期(CKD 3期,即肾小球滤过率或肌酐清除率低于60ml/min)的患者就要开始血管保护。然而对于一些具有较大可能会进入尿毒症肾脏病类型,应该从更早期开始保护,例如多囊肾,即使目前肾功能正常,也要开始注意血管保护,因其以后必定将罹患尿毒症


哪些人员应当参与到血管保护当中来?


首先是肾内科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肾内科医护人员应当在合适的时候提醒患者保护血管及其具体方法。


另外,其他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联系较多的科室也应当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例如内分泌科医生,他们所诊治的糖尿病患者有相当部分可能进入尿毒症,还有心内科医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伴发慢性肾脏病,在进行介入治疗、放置起搏器时应当考虑血管保护的问题。


此外还有静脉输液的护士等等。考虑到慢性肾脏病接近十分之一的发病率以及给社会带来的疾病负担,血管保护应当成为全体医疗卫生及健康管理工作者知晓的共识。


如何保护血管呢?


保护血管的主要内容是防止血管损伤,因为血管损伤可能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而且动脉、静脉均需要保护。


具体原则如下:

01

尽可能避免双上肢血管穿刺,如抽血、输液、留置套管针;


02

如必须抽血或输液尽可能选用手背静脉或下肢静脉,尽可能选用肢体远端的血管,同时避免在同一血管部位反复穿刺,尤其是重要的血管(如头静脉、肘正中静脉);


03

使用静脉套管针时,尽可能缩短留置时间;


04

尽可能避免输注对静脉刺激较大的药物;


05

尽量避免长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以免中心静脉狭窄影响或丧失建立上肢动静脉内瘘的机会。

必须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动静脉内瘘成熟期过渡时,选择在拟造瘘肢体对侧置管或股静脉置管。尽量避免锁骨下静脉置管。



06

经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亦有可能造成外周或中心静脉狭窄,应当严格掌握适应证,同时尽量避开造瘘肢体。



07

测量血压并不会造成血管损伤,除非是使用动脉穿刺进行直接测压。



陆明晰
陆明晰 主任医师
邵逸夫医院 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