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贫血知多少?
小儿贫血原因复杂多样,其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最为多见,因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

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我国农村儿童IDA患病率为12.3%,城市为5.6%,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常见病之一。

小细胞低色素
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唇、口腔黏膜、甲床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髓外造血表现: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异食癖;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严重者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
神经系统: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掁,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低于同龄儿童。
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心衰。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上皮组织异常:如反甲。

不同年龄阶段贫血的诊断标准也不一样:
新生儿期:Hb<145g/L
1~4月 :Hb<90g/L
4~6月:Hb<100g/L
6月~6岁:Hb<110g/L
6岁~14岁:Hb<120g/L


营 养 性 缺 铁 性 贫 血 的 预 防
提倡母乳喂养,人乳的铁含量是0.05mg/dl,牛乳的铁含量也是0.05mg/dl,人乳的铁吸收率为49%,牛乳为4%。
母乳和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如红肉、动物血、肝脏、鸡蛋黄等,注意合理搭配;如喂鲜牛奶须加热处理,减少牛奶过敏所致肠道失血;婴幼儿食品,应选择铁强化米粉或配方奶。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纯母乳喂养至2-4周开始补铁,剂量1-2mg/kg.d铁元素,直至1周岁,不能母乳喂养者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一般不需额外补铁。1岁以内不推荐单纯牛奶、羊奶喂养。
足月儿:尽量母乳喂养至4-6个月后,如继续 纯母乳喂养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必要时予1mg/kg.d铁元素补铁。人工喂养者采用铁强化配方乳,并及时添加蛋黄、红肉等含铁丰富食物。
血红蛋白正常值低限的婴幼儿:可间断口服铁剂,每周1-2次,连续3月。
孕妇预防:加强营养,摄入富铁食物。从孕3月开始补铁60mg/d,必要时延续至产后。
W H O建 议
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尤其是贫血发病率达20%或更高的地区,应预防性间断补充铁剂,即学龄前儿童(24~59 月) 每周一次,每次补充25mg元素铁。
学龄期儿童(5~12岁)每周一次,每次补充45mg元素铁;每补充 3个月应停止补充 3个月,随后再次开始补充,可预防补铁1年。


本文是吕晓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