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道培 三甲
张道培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病科

怎么识别你患的是耳石症或是脑血管病

10379人已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又称耳石症。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出短暂的阵发性眩晕和特征性眼震。但是部分患者BPPV发作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尤其是当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时,容易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造成治疗延误,增加患者的痛苦。

首先看一个病例。

患者,男性,72岁,以“发作性眩晕15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病史(遗留右侧肢体麻木)。患者15天前情绪波动后夜间突然出现眩晕发作,翻身时出现持续数分钟缓解,伴视物旋转,恶心;无头痛,无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等。眩晕反复发作数次,有时发作与体位变化无明显关系,伴血压增高,睡眠不佳,情绪低落。在当地县医院行头颅MRI检查未见急性梗死,头颅MRA检查可见多发脑动脉狭窄,诊断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治疗,效果不佳,仍有眩晕发作,为进一步诊治转诊至我院。

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结合患者眩晕发作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不排除BPPV,但行床旁Dix-HallpikeRoll试验,检查未诱发出典型的位置性眼震。最后经BPPV综合诊疗系统(耳石诱发复位仪)诱发出典型位置性眼震,并给予复位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很快好转。为防止患者眩晕反复发作,又详细询问并查找患者发生耳石的易患因素,给予逐项剖析干预。

图片2.png

那么该患者存在众多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情况,容易患者耳石症的因素分析如下,以期对部分病友有所帮助。

1.年龄

多数研究显示,BPPV患者的发病年龄多介于5060岁之间。研究发现,35岁以下人群中 BPPV发病率较低,而在35岁以上人群中BPPV发病率开始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患BPPV的几率是1839岁人群的7倍,80岁时BPPV的累积发病率可达10%

2.高血压

有研究显示,高血压病是BPPV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为2.2认为BPPV的发生可能和高血压病所导致的内耳血管损伤与缺血有关,内耳缺血易导致耳石脱落而引起 BPPV

3. 脑卒中

研究显示,脑卒中亦是BPP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度达6.9。据认为是由于卒中导致内耳血管缺血的结果,使耳石容易从椭圆囊脱落,并建议将椎基底动脉缺血做为BPPV的致病因子。

4.糖尿病

一项对3933糖尿病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其中BPPV的患病比例为46%,明显高于未患糖尿病人群。另有研究发现,糖尿病高血压BPPV的发病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中BPPV多发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退行性变及微循环病变所导致的内耳供血不足有关。

5. 焦虑症

一项对7735焦虑症患者进行的9年随访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中BPPV的发生率为0.2%,高于无焦虑症人群,经过年龄、性别和其他合并症调整后,焦虑症患者发生BPPV的危险度为2.17

不典型耳石症有哪些症状

典型的耳石症症状即翻身、平躺或坐起时,突然发作眩晕。不典型的耳石可感觉头脑昏昏沉沉,可能与体位关系并不明显。尤其是老年人,感觉较迟钝,不像年轻人这么敏锐。可能会整天头昏昏沉沉,做体位试验时,可能会诱发典型的头晕和眼震,就可以明确诊断。还有部分患者经过复位后,头晕变得不典型。当做多次的变位试验后,才能诱发眩晕,但是没有眼震,这也是一种不典型耳石的症状。还有部分患者耳石处于比较少见的位置,如不在半规管里,在前庭里,即前庭性耳石症。该患者眩晕不是翻身晕、坐起晕或者躺下晕,是抬头、低头会突然晕,这也是一种不典型的耳石,要采取特殊的复位手法才能治愈。所以对于这种不典型的耳石,可能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做比较详细的体格检查,才能够明确诊断,再配合特殊的治疗,才能够治愈。

总结

该患者系脑血管病的高危险人群,急性起病,发作症状有支持耳石的特征,也存在不典型的地方,诊断上部分临床医师首先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耳石症的体格检查时有些老人合并有颈椎病加上恐惧心理,床旁耳石诱发试验容易出现假阴性,而BPPV综合诊疗系统更精准的进行耳石诱发及复位,摒弃了手法复位角度、速度的弊端,使确诊更为及时,治疗更为有效。协助临床医师进行鉴别诊断并精准治疗,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

张道培
张道培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