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是如何进行性教育的?
在中国,性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尤其是当青少年对性充满好奇的时候,我们现有的性教育却难以给予正确的引导。那么古人是如何进行性教育的呢?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性教育很早就存在。在东汉,有一家贵族子弟学校,名为“辟雍”,贵族子弟15岁开始入住学习,在5年内要学习骑马、射箭、书法、诗画、音乐等,其中还有一门课就是性教育,此事就记载于《白虎通》当中。而民间的性教育则要相对含蓄一些。古代有一种画,名为“嫁妆画”,父母会在女儿出嫁前准备好一两卷这种画,放到嫁妆之中,带到夫家去。画上面印有男女之间性交的体位和姿势,当新婚夫妻第一次性生活不知道怎么做时,便可以模仿着去做。另外,古代也有一种瓷器,被称为“压箱底”,上面有盖,里面是一对男女交合的形象,平时压在箱子底下,起到辟邪的作用,在女儿出嫁前,母亲将之取出,揭盖示女儿以“夫妻之道”。类似的还有明清时期的欢喜佛。
除了“嫁妆画”和“压箱底”这种比较含蓄的方式以外,许多性知识也是同辈之间相互交流得来的,最常见的就是许多新娘在结婚之前,结过婚的小姐妹都会来教她结婚以后该怎么做。男士之间就更不用说了,直到现在,许多青少年最初的性知识还是通过与同辈人的交流获得的。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性知识是否正确的问题。
总体来说,古代的性教育一直都存在,只不过都比较隐晦。因为古人非常重视子嗣传承,而性教育对于增添人口、繁育子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另一方面,古人面临着比现在更加保守的社会,对于性的问题,他们同样羞于启齿,所以大多采取一些隐晦的方式。另外,古人的性教育主要是针对即将结婚的新人,受众人群较为单一。这些问题现在同样困扰着我们,当孩子询问自己是从何而来时,你该如何回答?当你发现孩子沉迷手淫或黄色信息时,你该如何处理?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那么推进性教育的普及和公开就势在必行。
本文是王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