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任刚 三甲
任刚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骨科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763人已读

不知不觉,冬天到了,最近天气渐冷,宝宝穿的衣服肯定不少,睡觉前总是要脱衣服的,有的宝宝还没有玩够,就不是那么配合,为了尽快脱下衣服,爸妈都会习惯性的用力拽一下衣袖,突然,宝宝脸上的笑容骤然褪去,换之的是不停地哭闹,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宝宝一侧的肘部不能活动,并且不让碰触。这很可能是我们常说的牵拉肘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牵拉肘在医学上称为桡骨小头半脱位。桡骨小头半脱位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幼儿。处于幼儿期的宝宝,桡骨头发育尚未健全,桡骨小头和桡骨颈的直径基本相同,而且环绕在桡骨小头周围有一个称为环状韧带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松弛,对桡骨小头不能起到确实的稳定作用。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当宝宝的肘关节处于伸展并且向内侧旋转的位置上时,手腕或者前臂突然受到来自纵向的牵拉,桡骨头就会从环状韧带向下脱位,而环状韧带就会滑过桡骨小头远端并嵌顿于关节间隙,从而阻止了桡骨小头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最终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除了常见的脱衣服,平时都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牵拉肘呢?由于小宝宝和爸妈存在的身高差,爸妈牵手宝宝行走时,宝宝的上肢经常处于肘关节伸展并且向内侧旋转的位置,宝宝的行走停留,爸妈的轻微用力牵拉都会引起牵拉肘。平时,宝宝都喜欢爸妈牵着手打秋千,这种玩耍的动作,也很容易出现牵拉肘。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但是,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胳膊未受到牵拉却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情况,经常会告诉医生宝宝自己玩耍的时候胳膊“别了一下”,细心的家长会听到同时伴有的“嘎巴”样的弹响的声音,这种由于宝宝自身活动的情况,也会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后宝宝会有哪些表现呢?当宝宝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后,通常会哭闹不止,脱位一侧的胳膊拒绝活动或者按压,一般肘关节会有轻微的屈曲或者伸展,前臂会向内侧旋转。轻触宝宝桡骨头的外侧,因为会有明显的压痛,宝宝会哭闹加重。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可以判定宝宝出现了牵拉肘。

那么当宝宝出现牵拉肘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建议还是尽量到最近的医院就诊,求助于医生。临床上常用的复位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操作,在初次发生牵拉肘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帮助宝宝复位。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以右侧肘关节为例,复位时面对宝宝,右手托起并握住宝宝的前臂,将肘关节屈曲约90°,左手掌拖住肘的内侧,大拇指按在桡骨小头的位置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右手突然用力逆时针旋转宝宝的前臂,这时通常按压在桡骨小头的大拇指会有一明显的弹跳感,这表示桡骨小头已经复位。随后,宝宝就可以自由的活动并能屈伸肘关节。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如果一次复位不成功,不建议家长帮宝宝再次复位,建议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复位后,一般不需要保护处理,对于频繁发生脱位的宝宝,可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3-5天,可以减少活动,以防止造成习惯性脱位。对于经常复发的习惯性脱位,家长们应注意,一定注意避免牵拉患侧肢体。对于比较严重的习惯性脱位的宝宝,在手法复位后,可用上肢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90°位置,前臂稳定7-10天。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有的家长会问了,牵拉肘有没有可行的方法进行预防?宝宝一般到了5-6岁的年龄就极少出现牵拉肘。因此,在宝宝5岁以前,牵手宝宝出去玩、给宝宝脱上衣等情况时,一定避免过于用力牵拉宝宝的前臂,防止出现牵拉肘。如果宝宝比较活跃,可以选择扶着宝宝的腰部等其他部位,既可以防止宝宝跌倒,又可以有效避免发生牵拉肘。

另外,这个问题可以用我的实战经验告诉大家,因为任医生也是一位奶爸。从宝宝能够抬头开始,任医生就开始双手提拉宝宝双手,带宝宝做仰卧起坐的锻炼,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宝宝双上肢的肌肉力量,关节强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宝宝颈部肌肉的力量。在做这个锻炼的时候,宝宝的双腿会不自觉的蹬在操作者的腿上,下肢和腰背部的肌肉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在被动仰卧起坐没有问题后,可以直接提拉宝宝双手,给宝宝做被动引起向上的动作,进一步加强宝宝的上肢力量,关节强度。现在任医生的宝宝已经14个月了,可以单手做被动引体向上的动作,并且没有出现过一次桡骨小头半脱位。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这个方法并不适应于所有宝宝,建议家长根据宝宝情况实施。特别是临床上有一类宝宝,他们的关节活动度都比其他宝宝大,爸爸妈妈经常能看到并发现问题的就是孩子站立时膝关节过伸。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这类宝宝,我们在临床上叫做全身性韧带松弛症,表现在全身所有关节韧带的松弛,活动范围比正常同龄孩子明显大。目前国际最常用的诊断标准是Beighton分级评分,它是将全身9个部位的活动度作为评估部位,分别是双肘伸、双腕屈、双膝伸、双侧小指伸和身体屈曲活动度(包括了脊柱和髋关节的屈曲)。每个部位有过度活动计为1分,共9分,得分超过4分的就可以诊断为此病。不过,诊断为全身性韧带松弛症的宝宝也不用太担心,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合并明显的运动系统畸形和障碍,它不会对身体直接造成明显的损害,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这种病还是会有一些潜在的危害:由于韧带较松,所以在用力时,关节容易超过正常角度,肌肉韧带容易受伤。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孩子出门玩耍担心牵拉肘?爸爸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在宝宝身上的表现可能是动作发展稍慢,手比较不灵巧,协调性、平衡感差,扁平足等,有些比较明显的会导致膝关节的不稳,髌骨习惯性脱位等。

在肘关节的表现就是宝宝很容易出现桡骨小头脱位,许多时候可能不需要牵拉就会脱位,即便复位后也很容易再次脱位。对于这类宝宝,不建议宝爸宝妈们去減少关节活动角度,但是要加强肌肉力量及耐力,来弥补一部分关节在活动时的稳定性。


任刚
任刚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