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牙之后反而疼痛难忍,警惕干槽症的发生!
部分患者在拔牙后的第三天会出现疼痛突然加剧,无法忍受,累及半侧面部及头部疼痛,服用阵痛药物无法缓解。患者很是不解,怎么前两天一点事没有,到了第三天会这么疼,真是寝食难安。其实,这种现象是拔牙之后的并发症——干槽症。
干槽症又称局限性牙槽骨炎、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可以发生在任何拔牙创口,以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发生率最高,文献报道的发生率高低不一,多数报道为5%~30%;一般在术后2~3天出现,牙槽里的血块脱落之后,牙槽骨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愈合过程受到影响;患者拔牙区域发生疼痛、口臭、肿胀等现象。
干槽症的症状体征有哪些呢?1、以下颌后牙多见,尤其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2、拔牙后2~3天创口处自发性疼痛,并向耳颞部、前牙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的止痛药物不能缓解。 3、拔牙创内齿槽骨暴露,骨表面极敏感,有触痛,用探针可直接触及骨面并有锐痛,轻擦或以冷水刺激均可引起剧痛。4、创口区域伴有腐败物的恶臭味。5、牙槽窝内呈空洞状,无血块凝结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牙槽窝骨壁暴露,并呈灰白色,触及骨璧时疼痛加剧,重者牙槽窝内有坏死组织。6、颌面部无明显肿胀,张口无明显受限,下颌下可有淋巴结肿大、压痛。 7、治疗不及时,病程可迁延半月以上。
拔牙后出现干槽症应立即就医,及时治疗。干槽症的治疗原则是止痛、清创、隔离外界刺激、解除牙槽骨壁感染及促进正常肉芽组织生长。 处理措施具体如下:阻滞麻醉下,拔牙创口局部用3%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用刮匙刮除不健康的组织,将粘着的腐败坏死物彻底清除干净后,在牙槽窝内放入碘仿纱布止痛、消炎;干槽症早期,局部搔刮干净后,待血块充盈拔牙创口区域后,直接使用纱球重新咬合止血即可;放置碘仿时可加少量的丁香油,具有安抚、消炎、镇痛及 防腐作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同时,全身使用抗菌、消炎、镇痛药物。
如何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呢?就患者而言,一、拔牙前、后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二、拔牙后应按医生嘱咐行事,严禁拨牙后24小时内刷牙、漱口、吐沫、舌头触动伤口,保护好拔牙窝内的血凝快,减少发生干槽症的可能性;三、伤口愈合之前尽量进食软食,避免拔牙侧咀嚼,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淡盐水漱口刷牙;四、吸烟者更容易出现干槽症,建议术后戒烟2~3天;五、严重感冒期间或身体、精神状况不佳的时候不建议拔牙,尤其是难度比较的后牙。
本文是徐文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