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代佑果 三甲
代佑果 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肿瘤医院 胃与小肠外科

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7620人已读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primary duodenal carcino-ma,PDC)非常少见,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0.3%~1.0%,占小肠恶性肿瘤的 25%~35%。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者约占72.73%;其次为球部约占11.96%;水平部约占6.70%;升部约占0.96%。PDC 的发病率低,指导临床实践的数据有限,以往的研究多将 PDC 包含在壶腹周围癌的范畴内。然而 PDC 有更好的预后,较其他壶腹周围癌有更高的切除率和更长的生存期。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造成延误诊断,导致临床疗效差。

1606873242.png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表现】

1. 早期症状不典型,难以发现,易造成延误诊断

2. 中晚期可以出现以下症状:

(1)腹痛:腹痛是小肠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常表现为隐痛或胀痛,并发肠梗阻时,疼痛程度剧烈并常伴有放射性疼痛。

(2)上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反复、间断性的柏油样粪或血便,如长期小量出血未被察觉,患者常伴发慢性贫血表现。

(3)肠梗阻: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肠梗阻,当出现肠套叠或肠扭转后,可引起急性肠梗阻表现(以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为主,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不明显)。

(4)腹部肿块:活动度大,位置常不固定。

(5)黄疸: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部位时,压迫堵塞胆总管和胰管开口引起进行性加深的皮肤或巩膜黄染。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

1. 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

2. 肿瘤标记物CA199、CEA

有研究表明49.69% 的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的 CA199 水平升高。仅36.08%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的癌胚抗原(CEA)升高。

3.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特别是十二指肠镜检查是 PDC 最主要的诊断手段。十二指肠镜对 PDC 的确诊率高,但内镜活检取材的部位相对表浅,加之与手术医生经验有关,常导致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活检结果多为阴性。十二指肠呈 C 字走行,内镜到达十二指肠水平段及升段有比较高的技术要求,此部位肿瘤易漏诊。此外,十二指肠第三与第四部分是十二指肠镜的盲区,需要结合长光纤示波器、胶囊内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等来提高诊断率。

4. 腹部增强CT、磁共振(MRI)

可明确肿瘤的浸润程度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确定有无远处转移。

5. PET/CT检查

对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 96. 0% 、94. 7% 和 95. 4% ,且有研究表明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与小肠间质瘤危险等级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内镜检查诊断的补充。此外,PET /CT 对小肠肿瘤远处转移灶的诊断也有很大的优势。总之,在 PET /CT 影像诊断工作中,采取适当的显像前准备和扫描方法,PET/CT 能对小肠肿瘤的良恶性做出基本准确的定性诊断。

6.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对了解十二指肠有无狭窄和梗阻有帮助。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治疗】

1. 手术治疗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切除,根治性手术切除主要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Whipple 手术) 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但其预后并不乐观。Whipple 手术复杂性高,风险大,术后的并发症是复杂、多样的,主要的是胰瘘和胆瘘,发生率在 8%~25% ,平均 10% 左右。

2. 化疗

因十二指肠癌的病例数较少,国外既往的研究多将该病与小肠癌或壶腹癌一起讨论,且多为小样本的研究。晚期患者的一线化疗更是缺乏标准方案。

可能有效的化疗方案包括:FOLFOX/CAPOX方案(最常见);CAPIRINOX方案;GEMOX方案。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也可能获益。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预后】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术后总体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6%、56.7%、30.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1、3、5年累积生存率为100%、68.8%、42.2%;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术后的1、3、5年累积生存率为100%、61.8%、0;胃肠短路手术后患者生存时间6~12个月。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然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病人生存率至关重要的因素。


代佑果
代佑果 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肿瘤医院 胃与小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