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过敏竟能“验真金”?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些人:她的耳朵仿佛“验金石”,耳环若非真金真银,耳朵便会起疹、瘙痒难耐;他最怕系皮带,金属扣接触皮肤后出现皮炎,怎一个痒字了得。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可能遇上了金属过敏导致的接触性皮炎,而最常见的就是镍过敏。 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金属,于1751年被首次分离出来。在首饰制造业、钟表行业以及其他电镀工业中,镍作为一种既便宜又能显著改变合金物理、化学、力学等方面性能的原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镍对人体皮肤存在潜在的过敏及危害,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皮肤接触过敏的原因之一,即俗称的“首饰病”。 引起潜在镍过敏风险的饰品材料可分为本体材料和表面镀覆层两大类。 其中首饰表面电镀经常用镍作为饰品的底镀层或表面装饰层。仿真饰品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类饰品主要以黄铜、白铜等为本体材料,以镍作为底镀层,以贵金属作为表面镀层,它们引起的镍过敏占据了很大比重。 最常引起镍过敏的饰品是首饰、皮带扣、手表、眼镜架和拉链。 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对镍过敏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欧洲有大约12%-15% 的女性和2% -4%的男性对镍过敏;在美国, 3%的男性和20%的女性镍过敏, 全美镍过敏的情况非常普遍;在我国,有研究显示男女对镍过敏的比率分别为3.3%和17.1%。 镍过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灼热感,还可出现红斑、丘疹等。 症状较轻的患者仅表现在金属物品与皮肤局部接触部位,如耳部、颈部、手腕、手指处有过敏症状;而症状较重的患者则会出现系统性接触性皮炎(全身过敏反应),先是皮肤红肿,接着开始起小丘疹、水疱。 目前临床上评价镍过敏的检测方法主要是过敏原斑贴试验。 斑贴试验发展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通过将少量稀释的过敏原放在皮肤的某些部位接触一定时间( 一般48小时) ,然后将斑贴试样移开,72小时后根据斑贴区的皮肤变化情况来判定是否发生了过敏反应,是检查接触性过敏原的简易可靠方法。 预防镍过敏的唯一手段是避免并且限制接触金属镍及其合金。 对于过敏患者,佩戴纯金纯银饰品,使用工具和服饰配件时用其他替代材料(如塑料、皮革、布制表带、非镍金属涂层拉链或纽扣、钛制镜架)至关重要。也可以使用其他替代金属部件,比如黄铜、青铜制品。 在职业暴露中,穿戴个人防护用具,比如手套和眼镜,在皮肤粘膜与金属间建立物理屏障也非常重要。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