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颈肌瘤治疗新策略--------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海扶刀)
宫颈肌瘤的概述、传统手术治疗现状及高强度聚焦超声病例分析
概述:宫颈肌瘤为子宫颈生长的良性肿瘤,来自于子宫颈间质内肌组织或血管肌组织,因宫颈间质内含极少量平滑肌,所以临床上宫颈肌瘤很少见,发生率为 l%~2% 。宫颈肌瘤按生长部位分为四种类型:前壁、后壁、侧壁和悬垂型(即黏膜下型)。
传统手术治疗现状:宫颈肌瘤位于骨盆深部,使宫颈旁和阴道壁不易或不能暴露,且由于生长部位不同可使膀胱、输尿管、 子宫动静脉、直肠等器官移位;因部位特殊,故手术操作难度大,存在剔除难度大、难以控制的出血及损伤输尿管的可能。既往绝大多数采用全子宫切除术。但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或年轻的育龄期患者来讲,全子宫切除方式难以接受,所以患者对保留子宫的宫颈肌瘤手术要求不断提高。
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治疗病例展示:
基于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高强度聚焦超声能否破解,来看看这个治疗病例
病例:女性,36岁,子宫肌瘤5年,2019年体检宫颈肌瘤大小约24mm×21mm,今年体检时明显增大至50mm左右,就诊我院要求行海扶治疗。术前增强MRI、传统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均提示宫颈后壁肌瘤,血供特别丰富,增强超声明显增强,达峰时间及增强强度均超过传统的肌瘤。术前评估考虑单纯超声消融可能存在困难,遂采用术前超声介入瘤体内给药,减少血供后再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后增强MRI肌瘤完全消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即顺利出院。
术前MRIT2:宫颈后壁肌瘤
术前超声:宫颈后壁低回声肌瘤,大小约50mm左右
术前超声造影:肌瘤明显强化
术中经过621秒超声消融,肌瘤灰度出现良好,术后超声造影增强无增强
术后复查增强MRI:子宫增强明显,肌瘤无增强
本文是丁桂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