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漆洪波 三甲
漆洪波 主任医师
重医大附一院 产科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275人已读

作者:吴玥、刘騱遥、漆洪波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


本文结合最新高质量研究及国内外指南,包括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盘植入诊治指南(2015)》,及ACOG、RCOG、SOGC、FIGO指南等,对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Spectrum, PAS)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综述。


一、概述


胎盘植入性疾病是指胎盘绒毛不同程度侵入子宫肌层。依据胎盘植入子宫肌层深度、以及是否侵入子宫毗邻器官,分为胎盘粘连(placenta accreta)、胎盘植入(placenta increta)以及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图1)。

mmexport1608101944593.jpg

Figure 1. Placenta Accreta, Increta, and Percreta.

(N Engl J Med2018; 378:1529-36.)


二、病因

mmexport1608101995696.jpg

三、病理生理:尚不明确

宫内膜损伤操作或微观缺陷都会导致该处内膜缺失,从而滋养细胞更容易侵袭。绒毛外滋养层的过度侵袭或瘢痕区域内母体血管重构的缺陷,也是可能的机制。


四、产前诊断与筛查

mmexport1608102115281.jpg

五、临床管理


PAS的临床管理策略应该按照产前处理、分娩时处理、分娩后子宫和胎盘的处理三个方面进行制定和优化。

(1)产前处理

mmexport1608102175682.jpg

(2)分娩时机

常规推荐:妊娠34~36周,计划剖宫分娩。对于有严重合并症、并发症者,分娩时机可适当提前,甚至会出现计划外分娩。

(3)分娩后子宫和胎盘的处理:分保守和非保守处理两类(图2)。

mmexport1608102247458.jpg

图2:参考《胎盘植入诊治指南(2015)》


漆洪波
漆洪波 主任医师
重医大附一院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