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了肛周瘙痒怎么办?
摘自美国结直肠外科学
01
肛门瘙痒是什么?
1660年,Samuel Hafenreffer将“痒”定义为“一种可引起抓挠欲望或反射的不适感”。具体来说,肛门瘙痒被定义成一种皮肤症状,其特点为:肛门区域或持续性的令人不适的瘙痒感或烧灼感。肛门瘙痒是一个拉丁语派生词,意思是肛门痒。瘙痒(pruritus)这一名词单独使用时,仅仅意味着痒(itchy)的感觉,瘙痒(pruritus)和痒(itchy)之间并没有区别,同指一种能引发搔抓冲动的不愉快感觉。
02
肛门瘙痒的发病特点
(1)发病率:占普通人群发病率的1%~5%;
(2)年轻人多:多见于20~40岁的人群;
(3)男生发病率高:女生患者较男性患者少;
(4)不常运动的人发病率高:经常运动的人罹患此病的几率较低。
肛门瘙痒分为原发性(特发性)或继发性。原发性肛门瘙痒是最常见的肛门瘙痒类型,而在继发性肛门瘙痒中,最常见的病因为局部刺激和肛门直肠疾病。
03
肛门瘙痒的常见病因
(1)原发性肛门瘙痒的常见病因:
解剖学因素:肥胖,肉褶,多毛症;
饮食:咖啡,茶,可乐,啤酒,巧克力,番茄,柑橘类水果,乳制品,辛辣的及重口味食物等;
个人清洁卫生:不良清洁习惯,过度的肛周卫生;
心理性的:焦虑,神经衰弱,精神错乱,神经性皮炎、神经性变,“瘙痒综合征”;
局部刺激:粪便污染,潮湿,肥皂,香水,局部药物,厕纸,湿巾,乙醇,北美金缕梅;
药物:奎尼丁、秋水仙碱、IV型类固醇;
其他:穿紧身衣、长纤维织物(羊毛)。
(2)继发性肛门瘙痒的常见病因:
感染性: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寄生虫性的肛周感染(蛲虫,疥疮,虱病);
皮肤病: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扁平苔藓、硬化性苔藓、慢性单纯性苔藓、局部恶性肿瘤;
系统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肾功能衰竭、肝病等;
结直肠及肛门病因:痔、皮赘、肛门慢性肛裂、肛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渗漏、脱垂和粪便污染);
其他:放射性皮炎、便失禁及肛门渗漏、妇科疾病。
04
肛门瘙痒的预防措施
(1)饮食注意:尽量减少以下食物的摄入,巧克力,番茄,柑橘类水果,乳制品,浓茶、咖啡、可乐、啤酒等刺激性的饮料,以及辛辣、刺激性(煎炸烤熏制品)的食物。
(2)注意卫生:卫生习惯“太好”、“太差”都不行。过度清洁肛周或使用有刺激性的产品清洁会进一步损伤肛周皮肤。卫生习惯不好,肛门分泌物较多清洗不及时,刺激皮肤,也会造成瘙痒。
(3)呵护肛门:使用柔软的厕纸,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错误示范:搔抓,过度用力擦拭、热水烫,肥皂擦,酒精涂等。)
(4)避免久坐:建议工作1~2小时就要起身活动活动,避免久坐。
最后,如果出现肛门瘙痒,要及时的去治疗,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引起瘙痒的原因有很多,千万不要盲目治疗和选药,只有明确病因,实施正确的治疗,才能早日痊愈的。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结直肠外科学》(主编:Scott R. Steele;主译:李心翔 于向阳 吴永有 张宏)
本文是胡晟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