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屈昕芃 三甲
屈昕芃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心脏外科

卵圆孔未闭如何治疗

4276人已读

以往人们多认为卵圆孔未闭是一种良性病变,但伴随临床研究的进展,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偏头疼等疾病的相关性逐渐被大众所认知。

大部分人群的卵圆孔未闭为“良性”的,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但卵圆孔未闭可能使血凝块(如下肢深静脉栓子)从右心系统进入左心系统,从而导致体循环栓塞(即反常栓塞),可表现为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研究证实不明原因的栓塞性卒中(CS)患者中超过半数存在卵圆孔未闭,青年患者中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甚至超过70%。目前亦有大量研究证实顽固性或慢性偏头疼与卵圆孔未闭有关,这可能与某些细胞因子未经过肺部“过滤”直接进入体循环相关。

目前对于卵圆孔未闭的治疗主要方法为介入封堵,原理是通过盘式金属支架将卵圆孔通道关闭(图1)。那么什么样的患者适合做介入治疗呢?不明原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卵圆孔未闭患者,临床证实存在中到大量右向左分流,有明确下肢静脉栓塞且不适宜抗凝治疗或抗凝治疗后复发,存在解剖学危险因素(卵圆孔未闭较大、合并房间隔瘤、长隧道型、合并下腔静脉瓣大于10mm等)。但已证实有明确原因的脑栓塞,有抗凝治疗禁忌症,全身或局部感染、败血症,肺动脉高压等患者是不适合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

u=1586795587,3157178618&fm=26&gp=0.jpg

图1

由于金属(镍合金等)材质的封堵器植入心脏内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后需要常规抗凝治疗,术后早期静脉输注肝素,出院后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时间通常为3-6个月。若有口腔科治疗等有创操作,则需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术后建议定期复查超声心动(3、6、12个月)。目前介入封堵治疗卵圆孔未闭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见。近两年,可避免金属析出、规避体内金属异物无法行核磁共振检查的可吸收封堵器也已经在国内上市使用(图2)。

卵圆孔封堵器.jpg

图2


屈昕芃
屈昕芃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心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