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孩子反复出现喘息?我们应该想到可能存在儿童哮喘问题
最近天气变幻莫测不少小朋友都感冒甚至得了肺炎
但其实还有一种慢性疾病藏在这些常见呼吸病症中
那就是——儿童哮喘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 据估计,全世界有3亿人罹患哮喘哮喘的发病率还在增加,尤其是在儿童之中。
2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00年为 1.97%,2010年为3.02%
“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对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 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 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
· 病毒感染
· 遗传和产前因素
· 过敏原暴露
父母一方患有哮喘的儿童出现哮喘的风险为 25%。如果父母双方均患有哮喘,则此风险增加至 50%。母亲曾在妊娠期间吸烟的儿童可能更易患哮喘。哮喘同样与其他与母亲相关的因素有关,比如怀孕年龄过早,孕期营养差,以及缺乏母乳喂养等。早产儿以及出生体重低也是危险因素。
需格外注意的三大外部因素
1、病毒
2、运动
3、变应原(过敏原)
病毒
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特别是在年幼儿童患者中,在幼儿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与病毒诱发哮喘有关。
运动
症状性哮喘患者中有80%存在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呼吸道水和热量的丢失激发运动诱导的病理/促炎症反应,大多数患儿在发作期以外可参加正常的日常活动,有少部分中重度患儿需要每日使用预防性药物才能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
变应原(过敏原)
儿童哮喘中,过敏性哮喘占40%~50%
过敏原可引起气道中各种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加剧气道炎症,从而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诱发哮喘发作
如何判断儿童哮喘
√频繁的喘息发作——多于每月1次
√ 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 3岁后仍有症状
√ 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 症状在接触以下物品或在下列情况下出现或加重
√毛皮动物、化学气雾剂、花粉
√ 气温改变
√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断剂)
√ 运动
√ 呼吸道(病毒)感染
√烟雾
√剧烈情绪波动
√ 症状在服用哮喘药物后减轻
什么是喘息:呼气时出现高音调的哮鸣音。
儿童哮喘常见的喘息有
持续喘息:>4周以上的喘息
反复喘息:≧3次的喘息
儿童哮喘的危害:如果发展为成人哮喘可能带来终身困扰。 面对儿童哮喘我们要应对如下误区:
误区一:
儿童哮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治自愈?
确实,有一部分哮喘儿童随着生长发育,如: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的肺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哮喘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部分儿童确实可以不治自愈,但还是有不少患儿在成年之后仍会复发。并且,如果儿童时期规范治疗,哮喘控制得好,那么成年时的自愈率也越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儿童哮喘如果不及时治疗,一旦气道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即气道重塑,则会终生影响其肺功能。
误区二:
用药后没有症状,就表示哮喘治好了?
用药后没有症状,就表示哮喘治好了?
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真正病因。使用缓解药物后,虽然症状消失了,但是气道炎症仍然可以持续存在。哮喘的治疗,必须定期(3~6个月)评估。它犹如海面上露出的冰山一角,实际上水面下还隐藏着更大的冰山。
患儿应坚持使用治疗气道炎症的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预防哮喘发作,避免气道重塑。
早发现,早治疗
√70%以上的哮喘起始于3岁前
√持续性哮喘的肺功能损害往往开始于学龄前期
√ 早期干预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婴幼儿时期哮喘的发病模式和肺功能水平决定以后病情的发展及其预后
√每日低剂量吸入激素对长期身高无影响作用。与严重哮喘带来的风险相比,哮喘控制不良对儿童不良后果更大。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