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波
张波 主任医师
北京高博博仁医院 呼吸科

高博精准诊疗 | 碰撞才出火花——呼吸科医生遇到骨髓移植后BOS会发生什么

3949人已读

20201212日,高博医学论坛——精准诊断与治疗专场完美落幕,众多领域内知名诊断及临床专家共话精准诊断与治疗。会议内容涵盖领域内最新前沿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分享。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是骨髓移植(BMT)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因此也十分难治。不同的患者之间,临床表现、发病情况、预处理方案、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激素使用情况等都各不相同,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在呼吸科医生眼中,BO的诊疗难点在哪里呢?本次会议上,高博医学(血液病)研究中心张波教授带来了《骨髓移植后BOS诊治进展》精彩分享,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BMT后肺部并发症的分类

首先,BMT后肺部并发症从分类上来讲就非常复杂。血液病肺部并发症分为很多种,其中主要包括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结核、原虫)、药物/放射诱发肺损伤、特发性炎性/出血性肺病、骨髓移植后GVHD相关性肺损伤、白血病肺浸润、红细胞或血小板疾病导致的肺浸润、心脏损伤导致的肺水肿及其他等几大类。其中骨髓移植(BMT)后的肺部并发症分类又有所不同。

图1.png


1 骨髓移植肺部并发症分类

骨髓移植后的肺部并发症可以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如图1所示)。此外,移植后在不同时间阶段,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不尽相同(如图2所示)。如慢性GVHD、肺泡漏气、纵隔气肿、淋巴增殖性疾病、肺静脉阻塞性疾病、支气管扩张等慢性肺部并发症通常发生在移植三至六个个月后。

图2.png

2、移植后不同时间段并发症发生情况

血液系肿瘤常见非感染肺部并发症包括肺泡出血、肺水肿、白血病肺浸润、维甲酸综合征、络氨酸激酶抑制剂诱导肺损伤、植入综合征、噬血综合征等;GVHD相关肺部并发症包括特发性肺炎综合征、植入综合征、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肺炎、肺细胞溶解性栓子形成、胸膜下弹力纤维增生症、肺静脉阻塞性疾病、机化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OP/BOS)等。只有明确了患者肺部损伤的类型,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

GVHD相关肺部并发症

特发性肺炎综合征(IPS)是GVHD相关肺部并发症之一,特发性肺炎综合征首先要排除感染,病理学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透明膜形成、肺间隔增厚、炎症细胞浸润等。IPS的诊断需要排除微生物存在,但临床实际操作当中,难以对每位患者进行肺泡灌洗检查,因此在实际临床中,IPS的诊断是一个难题。

图3.png

3. 特发性肺炎综合征

植入综合征:主要以弥漫性肺泡损伤为特点。

图4.png

4. 植入综合征

肺泡出血(DAH):病理学特征明显,肺泡出血样改变可见于血小板低、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也可由服用阿司匹林等导致,与卡肺囊虫肺炎、病毒性感染非常难以鉴别。骨髓移植后肺泡出血综合征发生率约为10-20%

图5.png

5. 肺泡出血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机化性肺炎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发病率高达37%,激素治疗有效。在影像学表现方面与真菌、结核、卡肺囊虫肺炎相似,胸膜下实变、楔形影、梗死样改变,具有游走性、多变性。易造成不可逆的肺损伤,发生BOS,对于BOOP患者应予以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图6.png

6.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与后续BOS的发生密切相关。病理学无典型BO表现。

图7.png

7. 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

移植早期放射性肺损伤:影像学改变常与感染混淆,对于血液肿瘤患者来说,对放射的敏感性更高,发生严重放射性肺损伤的几率也更高。

图8.png

8. 移植早期放射性肺损伤

移植后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是移植后特异性排异表现,影像学表现为间质样改变、片状阴影等。

图9.png

9. 移植后嗜酸性粒细胞肺炎

胸膜下间质纤维化:预后较差,早期需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抗细胞因子治疗等,避免病情进展造成呼吸衰竭。

图10.png

10. 胸膜下间质纤维化

肺静脉闭塞症(PVOD):主要表现为“三联征”、右心衰、肺动脉高压、胸水、低氧血症等。

图11.png

11. 肺静脉闭塞症

肺细胞溶解性血栓:属于aGVHD的肺部表现之一,移植后胸部CT出现多发的肺周边的小结节影,病理学显示嗜碱的无定形的血栓物质阻塞了中到大的肺血管。应用抗感染治疗无效。

图12.png

12. 肺细胞溶解性血栓

移植后尸检发现,气道疾病、血管疾病、间质疾病漏诊率高,尤其以BOPVOD最为显著。对于移植后患者来说,常处于卧床状态,无法暴露活动后气短等症状,因此医生难以早期识别。气道发生肿胀、水肿时进行BO针对性治疗效果较好,而气道发生纤维组织增生、气道狭窄时,无论如何应用免疫抑制剂都无法逆转病情。

  • 骨髓移植后肺脏病理研究提示:骨髓移植后肺部非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并不低

  • 病理表现形式多态性:累及间质、肺泡、气道、淋巴管、小血管等

  • 损伤后免疫反应多见(ARDS/AFOP/BOOP/BO

  • 非感染并发症可累计呼吸系统各个部位

  • 肺实质病变多见、容易判别

  • 小气道损伤早期难以发现

  • 病理诊断缺乏标准

  • 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

  • 误诊或漏诊率高

GVHD/BOS发病机理进展

肺脏结构从一级支气管到肺泡共23级,小气道无平滑肌,仅有内皮、上皮、粘膜结构。当患者进行骨髓移植时,造血干细胞引起肺泡上皮功能损伤,从而导致气道狭窄。气道损伤后容易受感染、结缔组织病、过敏反应、吸入损伤气体或颗粒、药物、高浓度氧等因素的协同影响,继而发生机化反应,首先出现弥漫性肺泡损伤,然后出现机化性肺炎,最终导致纤维化的发生。但纤维化时期仍然具有良好的治疗价值。

当病变发展到牵拉性支气管扩张阶段,就进入了不可逆阶段,治疗效果比较差。一旦发生BO5年生存率仅为40-50%,生存质量及预后都不容乐观。早期BO影像学表现不敏感,但仔细观察肺透光度、含气程度、膈肌水平等可以得到提示。

动物试验证明,BO的发展主要经过抗原识别、免疫细胞激活以及成纤维细胞增殖三个阶段。排异反应可以发生在口腔、皮肤、眼睛、肺部、肠道等,由于器官淋巴管、免疫细胞的分布有所不同,所以产生的排异反应也存在差异。

BO的诊断和治疗

关于BO的诊断,肺功能是“金标准”,并且可早期发现小气道通气障碍。建议移植患者在移植后每三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查,高危人群每两个月检查一次。尤其是小气道功能的检查,小气道功能的下降往往是BO发生的前奏。除此之外,肺功能还是治疗后评估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手段。

图13.png

13. BOS机制和潜在治疗方案

根据BOS的发生机理,BO的治疗主要采用细胞因子、抑制T细胞、抗白介素8、阿奇霉素等药物。近期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罗华的应用能够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减少激素的使用,同时改善FEV1;另外一项研究显示他米巴罗汀同样具有改善肺功能的作用;而芦可替尼的应用无法改善肺功能。

图14.png

14. BO的治疗

总的来说,首先需要加深对BO以及其他移植后肺部并发症的认识,加强早期诊断水平,在未形成不可逆损伤之前做到早发现、早治疗。BO的治疗仍然需要不断探索,祖国医学、老药新用等手段都值得尝试。


张波
张波 主任医师
北京高博博仁医院 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