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坐椅子有关的疼痛 股后肌群劳损
吴某某,男,32岁,飞行员,近半月来,患者逐渐出现右侧大腿后侧疼痛不适(从坐骨结节处到腘窝下内侧),坐位或行走时能诱发疼痛症状,平卧位休息时症状缓解,体格检查示:右侧坐骨结节处压痛阳性,右侧股后肌群(半膜肌、半腱肌及股二头肌)压痛阳性,右侧直腿抬高大约70度时,大腿后侧疼痛不适,患者膝盖伸直躯干前屈时,双手不能触摸到脚趾,且自感做此动作时右大腿后侧疼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门诊检查腰部MRI,未见明显异常。
门诊诊断:1、坐骨结节滑囊炎;2;股后肌群肌筋膜炎
细问病史,患者业余时间喜欢锻炼,从未有腰痛病史,所以排除腰肌劳损,当时准备给予患者坐骨结节处神经阻滞+小针刀治疗,因患者惧怕小针刀,只接受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完全缓解,1周后患者复诊,患者诉症状缓解两天后又逐渐出现以前疼痛症状,后说服患者,给予右侧坐骨结节处小针刀+神经阻滞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疼痛症状立刻消失,2周后随访,患者未再有疼痛症状。
其实最初接触此类患者时,由于患者坐凳子时自感坐骨结节处不适,且坐位时能诱发大腿后侧的疼痛,当成坐骨结节滑囊炎处理,患者自感大腿后侧股后肌群张力高,就顺手把股后肌群的起点,也就是坐骨结节用针刀广泛松解,患者治疗后,症状立刻消失。且未复发。
所以这个飞行员来就诊时,我想按针刀+神经阻滞的治疗方案操作,但患者由于对针刀的误解,坚持只行神经阻滞治疗,我也想验证下只打神经阻滞到底效果咋样,就未进一步说服他,1周后患者又来复诊,诉疼痛症状2天后又逐渐出现,后给予患者神经阻滞+小针刀,患者未再出现疼痛症状。
思路理论分析
如图所示:其实导致患者症状的主要是半腱肌、半膜肌及股二头肌长头长期慢性劳损粘连,又由于患者是飞行员,长期坐位,激痛点被激活,从而出现症状,结合软组织外科学治疗原理,对劳损肌肉的起止点进行松解。这就是我对此类病人治疗思路的理解。图B出现疼痛症状,主要是股二头肌短头出现问题引起,可以根据此肌肉的起点,设计扎针入路。
本文是高文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